三、加强协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政党协商的水平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不断提高政党协商水平”的要求,参政党必须把加强协商能力建设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根据《意见》关于政党协商的规范对参政党提出的任务,总结长期参与协商的历史经验,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齐抓并进,确保落到实处。
不断提高宏观把握能力。首先,要深刻理解和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宏观战略。为此,要深入学习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了解和把握中共中央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部署、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只有这样,才能着眼宏观、把握大局,使我们的协商参与始终围绕执政党的中心工作,使我们的意见建议对执政党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有利有益。同时,要从整体上深刻了解和把握中国的国情。中国作为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改革发展问题既有发达国家曾经面临的共性,更有自己的特性,机遇、挑战、难题、矛盾同生共存。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不被各种纷繁、复杂、多变的表象所困惑,做到删繁就简、抓住主要矛盾,使我们的协商意见既符合中共中央要求,又切中现实问题和主题。
善于整合全党智慧,发挥整体优势。民主党派作为由各领域高层次人才组成的参政党,在协商过程中整合全党智慧、发挥整体优势,既是提高自身协商能力的要求,也是参政党内在发展的逻辑必然。改革开放以来,民革参政议政工作已从改革开放前以个人为主向以组织为主转变,由此促进了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为发挥组织的整体优势,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和机制,比如建立了全国参政议政成果汇报会制度,使之成为与中央全会一样每年都召开一次的较大规模专门会议,有效地整合、共享了全党的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我们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着力形成协商议政重点领域。
加强专业性,提升协商参与的科学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协商议政的专业性,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研究和科学认知,作为协商议政的基础。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才能提升判断力、鉴别力,有效整合各方利益诉求,协助执政党求得“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为此,要注重选拔、吸引民革党员中的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研究部门的专家参与到协商议政工作中来,将协商的内容建立在扎实的专业基础上。同时要求民革机关工作人员不断加强专业培训,为协商议政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专业、可靠的组织保障。
(作者: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