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白宫本月上旬发布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是奥巴马政府继2010年之后出台的第二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报告继续将“安全、繁荣、价值观以及国际秩序”作为大战略目标,在对外政策上主打“合作”牌,总体上延续了“多边主义”风格。与此同时,报告着眼国际竞争,因应时局变迁,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调整。
威胁判断发生重大变化
首先,报告认为美国面临的最大潜在威胁仍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特别是核武器的扩散和滥用,但报告更多是在宣传奥巴马“无核世界”倡议和“布拉格议程”取得积极进展的语境下谈及这一威胁的。换言之,更像是在为奥巴马几年来自以为傲的一大政绩唱赞歌。
其次,新报告多次强调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的举措是“入侵”行径,认为这对美国主导下的国际秩序构成严重挑战。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罕有指责一个大国“侵略”其他国家的表述。
再次,新报告继续认为暴力极端主义、气候变化、网络袭击和大规模疫情等是美国家安全面临的迫切挑战,但其所指内涵却有所不同。如暴力极端主义,在2010年时主要指代“基地”组织,而新报告中则多表示“伊斯兰国”;大规模疫情在2010年表示艾滋病等,而在新报告中则往往指埃博拉病毒。
强调改进“领导”方式
2010年报告豪言,美国的领导地位是无可取代的,“没有一个国家比美国更适合领导全球化的时代”,可谓霸气十足。
然而,新报告认为,美国的领导地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略显心虚地指出:“问题不是美国该不该领导,而是如何领导。”报告认为,加强领导地位的最佳办法是坚守战略目标、加强自身经济、树立民主法治榜样、构筑强有力的国际联盟、综合运用美国各项实力、秉持长远战略视角等。
新报告对改进领导方式的重视,与美2011年后采取的战略创新一脉相承。例如,美2011年版国家军事战略提出美要通过发挥“推进者”“赋能者”“召集者”和“保证者”的间接领导作用,将盟国推向前台,维护其全球领导地位。再如,美2014年版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提高了对盟友“借助”和“利用”的成分。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提及日本的次数从2010年的5次增加到10次,且屡番表示将加强美日两国在导弹防御、朝鲜核问题、“亚太再平衡”等议题上的合作。不难看出,美国既要确保盟友为己所用,又要逐渐摆脱盟友“搭便车”的困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