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5)

199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5)

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要取得新的进展,保证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发扬民主,把群众的积极性发挥好、保护好、引导好。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度,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不断提高决策水平。要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要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中的作用。重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开辟和疏通多种渠道,体察民情。继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健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城镇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要依靠完备的法制来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快了立法步伐,大批重要法律相继颁布实施,为各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各级政府必须学会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全体政府工作人员都要依法行政,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以维护法律的尊严。今年要抓紧制定一批行政法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加强和改善司法、执法监督工作。建立和发展法律服务机构,培养大批合格的法律人才,以适应法制建设的需要。继续在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干部中深入开展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全社会的法制观念。

认真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稳定治安形势是今年政法工作的突出任务。要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依法打击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破坏现代化建设的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二是严肃查处大案要案,依法惩处经济犯罪分子,继续开展反走私斗争;三是深入开展禁止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吸毒贩毒等“除六害”和“扫黄”斗争;四是以法治警,加强队伍建设,充实治安力量。各级政府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严格执行领导责任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活动和社会丑恶现象,开展集中打击和专项斗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调解民事纠纷,防患于未然。坚持专门机关和群众工作相结合,齐抓共管,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措施落实到基层,为经济建设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位代表!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民族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毛泽东主席说过:“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共同繁荣,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目前部分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主要是历史、地理及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形成的,根本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有一个过程。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是政府的重要责任,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民族地区在国家支持和经济发达地区帮助下,通过改革开放,一定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增强经济发展活力,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要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全面执行民族政策,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和民族平等权利,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不信教群众与信教群众、各教派群众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大业团结奋斗。

为了保卫国家安全,必须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我国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中国人民解放军要在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指引下,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努力搞好军队的各项建设和改革,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大力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狠抓军事训练,增强现代条件下的作战和防卫能力,积极支持改革开放和地方经济建设。各级政府要关心国防建设,支持军队完成各项任务。坚持不懈地进行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深入开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活动,维护军人的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军政团结和军民团结。认真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切实加强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公安、安全部门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