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群众的眼睛具有“集群效应”

北京:群众的眼睛具有“集群效应”

摘要:“党管干部”是执政党的权利,“民管干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党管、民管分工合作。“自体监督”与“异体监督”相辅相成,互补互通,相得益彰。“民主”是跳出“兴勃亡忽”周期律的法宝。

中纪委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不断揪出一些副厅级以上的贪官,大得人心,令世人刮目相看。去掉霉点,无疑会更清洁。祛除毒瘤无疑会更健康。中纪委在自我净化中功德无量。自我净化离不开“异体监督”(这里的“异体监督”是相当于党内自身的“自体监督”而言的),自我净化中也有“异体监督”的因素在起作用。

中国有句话:“自己脖子后的灰自己是看不到的。”这就需要多方位的监督。从外国的议会看也一样,同一个政党的议员在议会上表达观点时,往往是一致的,甚至是完全一致、绝对一致的。这是由他们的立场、利益和纪律决定的,可是别忘了,立场是观察的一个角度,假如不是多角度,就难免有局限性。利益作用于人,有利不亏义的,也有被利益迷住眼睛,见利忘义的。代表这部分人利益的,按理求出最大公约数,也可以代表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可是毕竟很难同时代表与之大不相同的另一部分人的利益。纪律有普遍适用的成份,也有无法普遍适用的成份,因此纪律的约束作用也具有二重性。可见,任何政党要永葆青春都少不了前后左右的多方位的异体监督。其中一个异体监督的方位就是群众监督。

群众监督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按理应当是常谈常新,可是由于某些理论的不彻底,简单化、教条化,导致一提群众监督就变成了笑料,变成空对空,缺乏感染力和影响力。

在对待群众监督的问题上,首先要不折不扣地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曾记否?前些年被称作“表叔”、“包姐”的那些人是谁最先识破的?还不是那些网络上的群众!我不相信“表叔”、“包姐”的官员同事、大官上级没有见过“表叔”的表、“包姐”的包,可是那些官员怎么会视而不见呢?网民如此见微知著,还不说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吗?有人说,群众的眼睛是“照妖镜”,这只说对了一半。群众发现先进的本事也是最大的。在寒冷的天气里京津公路边上躺着个乞丐老头,一部轿车路过老头时,下来一位美女,掏出500元给了乞丐,轿车开走后又掉头回来,把女式大衣送给了乞丐老头。这美女是谁?调一百名警察恐怕也难查到,可网民从大衣上找线索,查出来是一位节目主持人做善事。群众有“千里眼”,群众有“飞毛腿”。群众会运用先进群众带动落后群众。如今科研强调“集群效应”。群众的眼睛之所以有洞察力靠的是“群”,是“众”,是千百只眼睛。我没看见,你看见;你没看见,他看见,这便是一种最佳的“集群效应”。

可是,总有些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看这个群众不顺眼,看那个群众也觉得他落后。对官员的这种错误看法要批评,但也不要一棍子打死。众所周知,官员有先进、落后之别,群众也有先进、落后之分。不把群众放在眼里的人,十有八九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更有甚者,骂群众为刁民。是的,世界各国都有刁民,历朝历代都有刁民。《二刻拍案惊奇》卷四里说:“官府晓得他刁”。谩骂刁民是不对的,教育刁民是必要的。问题是:刁民的数量极少极少,恐怕连万分之一也不到。如果在某一官员管辖的范围内,刁民增多,比例加大,这就不能不追究一下领导的责任了。为什么别处刁民少,你这里刁民多?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刁民往往是刁官带出来的,往往是刁官逼出来的。因此,对群众要具体分析,万万不可轻率地给人扣“刁民”的帽子。

还有人把群众监督看作“民粹”。这完全是乱扣帽子。民粹仇视市场经济,今天的群众是市场经济的积极参加者。还有,民粹的重要特征是农民反对工人。如今在我们群众中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他们仇恨工人吗?

再一种说法是“群众尚不具备监督的充分条件”。意思是群众不知情,如何能监督?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可惜是从“正确的前提”中引出了错误的结论。不知情,确实无法监督。试问:群众为什么“不知情”?道理很简单,那无非是因为你不透明。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有内在联系的,其中知情权是首要的。今天是还群众以全方位知情权的时候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有了“全方位的知情权”,群众就有了强有力的“全方位的监督权”。

“党管干部”是执政党的权利,“民管干部”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党管、民管分工合作。“自体监督”与“异体监督”相辅相成,互补互通,相得益彰。“民主”是跳出“兴勃亡忽”周期律的法宝。

(作者为上海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