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忏悔录》 严重的警醒(2)

沉重的《忏悔录》 严重的警醒(2)

为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忏悔录专栏点赞

人所共知,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曾郑重地向全党发出过提防“糖衣炮弹”的警告;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也曾用“改变面貌”的危险向人们敲过警钟。特别是陈毅元帅的告诫“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更是令人发聋振聩,回味无穷。

但是,尽管言之者谆谆,却还是有听之者藐藐的情况。近年来,在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上,不断呈现“前腐后继”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党员干部把上述严肃的警告当成了耳边风,思想上解除了武装,放松了自我警惕,在权力、欲望中失去了自我、迷失了方向,变成了金钱的奴隶,最终毁掉了自己的事业和名声。当他们面对铁窗残月之时,才想起痛哭流涕,后悔当初听不进党和人民的教诲,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和家人。尽管这种忏悔已晚过“三秋”,但也算是他们的亲身感受、发自内心的“实话实说,其警示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也正因如此,2015年1月,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指出,要深入剖析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典型案例,用好用活反面教材,发挥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这正像报道中所说的,“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每一个贪腐案件背后,都有权力失范的影子;每一份忏悔书中,都藏着自责自恨的懊悔。违纪违法者用他们的政治生命写成的警世教材,应当成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明断得失的镜子。

首期忏悔录刊发的是《变了味的“奖金”——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张引受贿案透视》。2001年至2012年间,张引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先后多次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40余万元。2014年5月,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张引有期徒刑11年。值得注意的是,东窗事发后的张引,还曾试图狡辩,办案人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党课,有针对性地对张引开展了专题教育,讲党性修养,教党纪条规,谈诚实诚信。最终,张引的内心终于被打动:“十几年来,从未有人给我面对面地上过党课,我确实错了。”他追悔莫及地说:“我对不起母亲,对不起组织,对不起社会。如果能从头再来,我宁愿放弃生命也不会再做贪赃枉法的事情。我希望干部们能以我为戒,贪官们能看到我的前车之鉴,扪心自问,早些收手。”

读一读落马贪官的忏悔录,足以让某些手脚发痒的党员干部警醒,让某些犹豫徘徊的党员干部醒悟。要知道:贪得再多、捞得再足、地位再高,待到东窗事发时只是南柯一梦。所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忏悔录”专栏,对于警示、震慑和教育党员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告诫,懂得“党和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锤炼思想纯度,大有裨益,常思量、多算账,摆正心态,力戒贪欲,远离灾祸,把自己打造成腐败的“绝缘体”。如此,方可把握人生之路,既能“平安起飞”,更能“安全着陆”。

贪官忏悔录的看点在哪

每一个贪腐案件背后,都有权力失范的影子;每一份忏悔书中,都藏着自责自恨的懊悔。贪官忏悔录,以剖析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典型案例为主线,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个从勤政为民滑入贪腐泥潭的案例,“看点”颇多,它不仅展示了贪腐的种种方式、行为,更将落马贪官的悔恨、自责一一分析,给党员干部以深刻警醒、震慑和教育,违纪违法者用他的政治生命写成的警世教材,应当成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明断得失的镜子。

受警醒,以检身犹不及之心廉洁奉公。《忏悔录》专栏首期刊发了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张引受贿案透视。2014年5月,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滥用职权罪,判处张引有期徒刑11年。张引的贪腐之路就是从为他人开方便之门开始的,从刚开始的战战兢兢到后来“胃口”越来越大,张引在贪腐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终逃不出党纪国法的制裁。“不以恶小而为之”对于为官者来说更为重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提醒自己不违反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时刻警醒,不让贪腐的“小动作”蚕食思想的“堤坝”,才能始终保持廉洁奉公之心,勤奋务实,履职尽责。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