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底线,以律己明责之心遵纪守法。“千万不要想利。到一定限度的利,它就是狱,不是贪欲的欲,是监狱的狱。”做人要有底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为官者更应该有底线思维,做党纪国法的捍卫者,而不是为一己私利,挑战党和国家的权威。为官者守底线,才能不越矩,在法律的规定范围之内行事办事,为官者明底线,才能踏踏实实为民谋福利。对于那些打破底线,越了红线的违法官员,等待他们的不仅是党纪国法的严惩,更有内心的痛苦和煎熬。
知敬畏,以敬权为民之心谨慎用权。一些领导干部手中握着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却在用权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把“公权”与“私权”搞混了,把“不可为”的事情办成了“任意为”,张引在忏悔录中说:“做任何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的事,都将失去一切,都要为之付出惨痛的代价!”为官者应心有敬畏,敬畏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坚守拒腐防变的政治本色;应该全心为民,将一切为了人民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才能对得起国家和人民,更对得起自己。
【启示与思考】
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存在着“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需要切实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中纪委”网站推出“忏悔录”无疑是在“敲山震虎”。
从忏悔中可以看出,违法违纪官员最初也都有过“廉洁岁月”,但是面对利益诱惑,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操守逐渐被贪欲烧光,走上了害国害民害己的不归路。贪官对于党纪国法这根底线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心中存在侥幸心理,被眼前的纸醉金迷、前呼后拥、风光无限所诱惑,最后落得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纵使悔入骨髓,也是为时晚矣。
将违法违纪官员的腐化过程、腐败手段通过《忏悔录》的网络传播方式公之于众,也有利于反腐工作走出神秘,有利于群众监督在反腐斗争中发挥更大的支持作用。当来自社会的监督力量不断增强,那些隐蔽的贪腐手段也将无处遁形。反腐教育作为反腐工作前哨,就是要不断以新方法适应新形势,以新方法促成真成果,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支持。
“中纪委”网站推出“忏悔录”意在“敲山震虎”,对于震慑心存“妄念”的领导干部有很重要的作用。两会前夕,“中纪委”网站推出“忏悔录”,也预示着反腐的新号角再次吹响,新一轮反腐风暴即将来临。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