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法律如何被信仰

甘肃:法律如何被信仰

摘要:法律不能只是纸上的条文,而要写在公民的心中,使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这种信仰,是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和捍卫法律。一旦法治成为一种信仰,人们就会长期持续、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

如何让法律被信仰,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综合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法律的权威,使人们充分相信法律、自觉运用法律,形成全社会对法律的信仰,弘扬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这对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法律不能只是纸上的条文,而要写在公民的心中,使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这种信仰,是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和捍卫法律。一旦法治成为一种信仰,人们就会长期持续、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如何让法律被信仰,需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综合推进。

首先,要建设法律被信仰的政治基础。从政治角度看,法律被信仰的基础是依法行政,政府的行为必须要限制在法律的框架内,政府要带头守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对宪法和法律保持敬畏之心,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各级组织部门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执法者必须忠于法律,既不能以权压法、以身试法,也不能法外开恩、徇情枉法。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其次,要建设法律被信仰的经济基础。从经济角度看,则要建设财富更为均衡的社会,要防止财富两极分化。若社会贫富不均,或贫富两极分化,则必然导致社会不稳定。在不稳定的情况下,法治建设必然难上加难。另外,在贫富差距大的情况下,法律往往会成为金钱的工具,法律本身的正义性就会受到金钱权力的严重侵蚀。

要防止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阶层必须要以中产阶级为主体。从我国情况看,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对于全面小康而言,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也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而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一般而言,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相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概念。从“建设”到“建成”,虽一字之差,却是一个发展目标的重大变化和提升。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报告还提出了“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这充分体现了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路。

最后,要建设法律被信仰的文化精神基础。文化精神是法律的灵魂,同一法律体系,若文化精神底蕴不同,则法律呈现出的性质必然不同。在机会主义泛滥的文化中,在“圈子文化”中,法律往往会有“摆设”的性质。如何建设有利于法治的文化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法治的文化精神底蕴应该是良心。

什么是良心?在汉语中,“良”义为“善”、“好”,“心”义为“心理”“思想”“意识”等。“良”与“心”合在一起,就是有好、善的心理、思想,亦即道德价值意识。良心的培育,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总体建构过程,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第一,以良知唤良心。有良知,就是有正确的对错观和是非观,这是产生善的前提。没有良知,干了恶事,心里没有歉疚,只会导致更大的恶;有了良知,干了恶事,心里会有负担,从而形成一种约束。第二,以良利诱良心。所谓良利,就是合理得到的利。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来自“道”的财,就是良利。第三,以良惧护良心。所谓良惧,就是敬畏意识。朱熹特别强调,“君子之心”应“常存敬畏”。第四,以良行固良心。所谓良行,就是善的举动。良心是产生良行的内在基础,但良行也会进一步巩固已有的良心。只要养成做好事的习惯,良心之树自然会生长壮大。

(作者系甘肃省委党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