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专家:历史上曾有“铁帽子王”被赐死夺爵(2)

清史专家:历史上曾有“铁帽子王”被赐死夺爵(2)

中国青年报:多尔衮是死后才被夺去爵位,这是否可理解为“铁帽子王”有“免死金牌”?

李典蓉:即使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也没有“免死金牌”。如果“铁帽子王”“任性”,严重的,甚至会被赐死、夺爵。

王室被夺爵,通常与参与政治或是其他个人行为有关。如和朝廷官员拉帮结派,干预过多政事。还有一个参与政治斗争的例子。咸丰末年,郑亲王端华与其异母弟肃顺受遗诏共理朝政,但两人与慈禧不合,被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肃顺被杀,郑亲王端华被赐自尽。

此外,礼亲王的后代昭,在嘉庆二十年时被人控告凌辱大臣,并且对庄头滥刑,因此被削爵。但世袭罔替的王如果本支获罪,旁支可以袭封。

“铁帽子王”不能无法无天

中国青年报:清朝如何约束“铁帽子王”等皇亲宗室成员的行为?

李典蓉:清朝对皇室形象极为看重,一旦皇亲宗室成员出现问题,会分别案情内容,交宗人府以及户部或刑部共同审理,最后皇帝也必须给予判决意见。不思检点,有失身份风范者,都有可能受到惩处,或降级,或夺爵,或被圈禁发配。清代对于宗室犯罪惩处,是有明确的法律规定的。

中国青年报:管理“铁帽子王”等皇亲宗室的机构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

李典蓉:主要就是宗人府。宗人府这个机构源远流长,明代对宗人府就有明确的职掌,清代继承之。宗人府的职掌是“掌皇族之政令”,负责管理皇室成员,有点像是专管皇室的户政机构,同时也兼理司法审判。如果宗室犯罪,宗人府有会同中央部院户部、刑部共同审理的权力。

中国青年报:除此之外,有无其他相应制约、限制皇亲宗室成员的制度?

李典蓉:虽然清代封王爵承继明朝制度,但清朝的王公与明代相比,只有封号、俸禄、庄园、府宅,没有真正的封地,且他们必须住在北京,这也是为了便于管理。

“铁帽子王”之所以被称作“铁”,并非帽子是铁做的,事实上,清代亲王的顶戴是宝石。“铁”的意思指稳定、不改变,世袭罔替王爵的后代可以承袭爵位,无需降等。但这不能代表其地位稳固,更不用说任性、无法无天了。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