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成势:制度从严、组织从严、思想从严
转作风见到了成效,反腐败更是成果巨大。如何将前面“两手棋”的优势成果巩固下来,让暂时变成长期,让权宜成为常态?制度落子正当其时,必须闪亮登场。
其实,制度以前也曾闪亮过,但有些时候的效果却像稻草人安了几盏灯泡。而如今,制度约束成为刚性约束,仿佛通上电流的高压电网。习近平更是严肃指出,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使制度成为硬约束而不是橡皮筋。贯彻该精神,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制定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26个方面的改革任务。去年出台的29项改革举措中,一些改革措施已产生阶段性效果。当然,制度的笼子,之所以能管住权力的任性,不仅仅在于通电,还在于制造工艺讲究的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的紧密结合,追求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的紧密结合。
棋语有云:留三不冲,变化万千。因此,“第四手”即组织从严,次第跟上。曾几何时,组织在一些党员干部心中无足轻重。有的拿资历要待遇,组织没提拔有意见,岗位不满意有牢骚,撂下挑子搞软对抗;有的则把分管领域当私人领地,搞起独立王国,进行非组织活动;有的不与组织交心交肺,却跟老板勾肩搭背……如果组织是“铁”,纪律如“磁”,那么有组织无纪律,就像磁铁消磁一样,凝聚力和吸引力就无从谈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一个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组织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如果党组织像个大车店、大卖场一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那还能有什么核心力量?还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吗?党内组织观念、组织程序、组织纪律不严起来,就是一盘散沙。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弱小到强大,从苦难到辉煌,靠的就是严密的组织体系、严明的组织纪律作保证。唯有从严执行组织纪律,从严执行民主集中制,从严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等,才能把8600多万党员锻造成一个富有战斗力、创造力、执行力的先锋队和领导核心。
最后一手,自然是制胜一子。从严治党不仅要“治行”更要“治心”。道理很简单,理想信念、宗旨信仰才是一个政党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一名共产党员若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说得严重点,如果思想上不合格,行为上就会潜移默化,政党的旗帜就会变色。
从这个角度讲,坚定信仰更要实践信仰。实践过程中,要防止三化。既不能“庸俗化”,天天高喊共产主义口号,去干“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那种事;也不能“神秘化”,认为崇高信仰、坚定信念是高不可攀的,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更不能“抽象化”,而是要具体化,把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作为衡量的标准。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对全面从严治党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一言以蔽之,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逻辑就是,从转作风入手,通过反腐败发力,用组织固本培元,用制度作保障,用信仰塑灵魂,标本兼治。OK,五子连珠,胜利收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