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经济的核心是价值,新常态经济的经济学范式、新常态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新常态经济的经济增长方式,核心都是价值。价值体现了经济主客体的对称;经济新常态的一切特征,都是以价值关系为核心的经济主客体对称关系的展开。以价值为核心的新常态经济,与以价格为核心的旧常态经济有本质的区别,新常态经济与旧常态经济的一切区别,都是以价值为核心还是以价格为核心这一本质区别的展开。无论投资驱动还是创新驱动,抑或投资驱动基础上的创新驱动,都是手段,实现经济高速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目的。如果把经济核心定位于价格,经济发展定位于一切向钱看,GDP增长就会演变为GDP增长方式;如果把经济核心定位于价值,经济发展定位于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可持续发展,GDP增长就从属于发展。演变为GDP增长方式的GDP高速增长确实会破坏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真正提高,这样的GDP增长确实需要减速;定位于价值、从属于发展的GDP增长有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真正提高,这样的GDP增长不但不需要减速而且还要加速。只要是真正属于发展范畴的增长,其增长率上不封顶。GDP增长率只是增长的参数,既非目标,也非指标;对其预测、评估,只有参考价值,其意义不容夸大。
新常态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不是金钱的增长。经济是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人类经济活动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价值规律而非价格规律是经济学的核心规律。以经济为中心是以再生生产力为中心而非以钱为中心,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再生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人民创新能力的发展而非GDP数字增长。从现象看经济发展是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从本质看经济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快速增加不仅是高楼林立,先进生产力快速发展应落实为社会资源可再生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与人民生活状况确实改善。改革开放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进一步提高、再进一步提高“先进生产力”——再生生产力。
新常态经济发展是效益的发展不是效率的增长。再生生产力不能归结于生产率——再生生产力是质和量相统一的范畴,而生产率只是量的概念。生产率概念产生于工业经济时期,再生生产力则属于知识经济。是把“先进的生产力”放在首位,还是把“生产率”放在首位;是把“再生的效率”放在首位,还是把“配置的效率”放在首位,是“发展”与“增长”的根本区别,是新常态经济与旧常态经济的根本区别。
新常态经济发展是全面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增长。作为价值的创造、生产、实现的经济是整体范畴而不是层次范畴,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立体经济而不是层次经济。知识市场经济没有外部性,经济发展就是社会整体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强化政府经济职能,但只有把政府行为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才能使政府经济职能成为服务型政府的内在环节。新常态经济发展不仅指社会财富总量或社会有效经济总量的增加,而是社会福利总水平或社会总的幸福指数的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
新常态经济发展是辨证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增长。经济发展是对称的、时空层次相统一的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辨证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是中国经济后来居上的契机而不是中国重演西方经济增长史的平台。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是以西方为中心的发展而是以中国为主体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逻辑不是西方经济的增长逻辑而是五度空间相互转化的逻辑。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是人民,其成果本来属于人民而不仅是惠及广大人民群众。新常态经济发展是政府执政能力与民间活力、国富与民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民族主体性与开放性、物资财富增加与人民幸福指数提高的对称发展。
新常态经济,是对经济本义的复归,对人类经济活动本义的复归。新常态经济把改革开放的目标定位于生产力发展、人民幸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