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桃花雨”失却“好风景”
早春时节,桃花灼灼,漫步其间,灿烂满目,自然之景,春光之妙,赏心悦目,美不胜收。然而,美景虽妙,却总有人大煞风景。桃花开的正盛,一些人却抱着树枝猛摇,目的不过是为了拍到“桃花雨”,看着花瓣纷纷坠地,摇树的人乐不可支,真正来赏花的人却必然心中一痛。
花总是要落的不假,但是花开花落是自然现象,就当让其遵循自然规律。现在将开的正好的桃花摇落,不只是桃花不能“寿终正寝”,此举还愚蠢如拔苗助长,美丽春光都会因此打折。一些人不顾他人感受,因个人喜好就剥夺别人赏美的权利,这是极端自私自利的表现,是夺众美为独美。摇落“桃花雨”,坠落的不只是桃花,更是文明。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摇晃树枝,孩子照着学样,甚至将树枝生生折断,这不是应有的美德教育,而是让人诟病的负能量传递。摇落桃花看似小事,养成文明习惯却是大事,家长做出“坏”榜样,以为摇落桃花、折断树枝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孩子却可能因此错失养成文明习惯的机会,说大一点这样的小事甚至能够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决定孩子长大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公共场所有需要共同遵守的公德,往前一步是文明,退后一步就是野蛮。生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就当自觉约束自己,向文明靠近,向野蛮说不。摇落“桃花雨”的行为,显然与文明相悖,这些人摇落的是桃花和春光,更是文明和进步,这些人失去的是春天的风景,更是人生的美德。
“我不摇还有别人摇”、“别人摇我就摇”……这些都不过是托辞和借口,如果真的爱花那就更当护花,每个人不妨就从自我做起,护住桃花和春光,也守住文明和美德。
“游客狂摇杏花雨”,文明散落一地
春临大地,万象更新,风和日丽,携父母孩子或结伴三五友人,郊游踏春,置身大自然当中,乐哉!美哉!大数据分析显示,人们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富足,转而追求娱乐文化,出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短途游、长途游、出国游在国内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潮,凡是有景点的地方,必是人头攒动,人潮人海。这也不是什么坏事,这力证了社会的进步,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地方收入增长。
但出游的不文明行为似乎又在创造着一个任性的“中国式”纪录。2014年暑假旅游高峰过后深圳一沙滩留下362吨垃圾,数名清洁工工作累中暑。大禹陵景区高达21米的大禹铜像,被一些不文明游客当成“纪念簿”,被涂刻得体无完肤。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任性雕刻,在国内我们已经见怪不怪。根据“更高期望”原理,人们出国后,意识到自己代表的是中国的形象,应该比平时注重自己的行为,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而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刻字、在法国卢浮宫外水池中泡脚、在巴厘岛海滩乱丢垃圾、在泰国野蛮入厕、在国际航班上因座位等问题大打出手等,引起国际舆论哗然。我们的大国形象被染上污迹、中华文明似乎在隐隐哭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