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加强科技合作交流。抓住“一带一路”发展契机,积极开展与丝路沿线重点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解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技术瓶颈问题。充分利用我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资源优势,带动和拓展我省对外科技合作渠道,提高合作能力,影响和带动更多单位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重点突破,努力实现追赶超越目标。一是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切实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省财政科技资金60%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继续深化省属国有工业企业(集团)研发投入量化考核,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科技奖励,引导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扩大陕西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升级。积极支持企业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全面实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行动,不断完善企业研究开发平台体系、创新创业人才体系、产学研联动体系、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二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结合我省重点产业布局和地市特色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需求,每年凝练一批重点产业创新链和特色产业创新链,组织实施一批重大专项,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协同创新,聚集省内外创新要素,集中力量组织研究开发和联合攻关,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强化科研中试环节。围绕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农业、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九大产业,实施重大科技成果中试专项,建设一批省级科技成果中试基地,促成符合我省结构调整方向、知识产权明晰、能够较快形成产业规模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进一步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北中心,不断提升我省技术合同交易额,以技术转移促成果转化。
四是实施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按照我省“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需求,加快建立差异化的专业人员评价标准和与人才贡献相匹配的收益制度,积极推行股权激励、分红奖励、销售收入提成、成果处置收益等分配方式,完善创新人才培育的战略布局,实施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每年选拔一批青年科技新星,培养一批省级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建设一批省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省级科技创新团队,促进人才、科技、经济紧密结合。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贵在落实。我们应当珍惜当前科技工作面临的良好机遇,紧跟中央决策部署,抢先行动,发挥优势,深化改革,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三个陕西”建设的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为推动陕西科技创新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贡献力量。
(作者系陕西省科技厅副厅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