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四个全面”中的辩证思维

学习“四个全面”中的辩证思维

访谈嘉宾 :陈燕楠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访谈主持 :记者 丁白

文字实录:

求是网:陈院长您好,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四个全面”的提出体现了什么样的科学思维?

陈燕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治国理政的全局和根本,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是将党和国家事业推向前进的行动纲领,其中也蕴含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蕴含深刻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需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

其中,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延安时期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哲学,弄清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为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素养、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奠定了重要基础。延安整风运动更是我们党建设史上一个伟大创举,使全党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015年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学习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重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从根本上讲,就是运用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实践创新的巨大飞跃。

求是网:是否可以说“四个全面”是唯物主义辩证思维的正确运用?其中辩证思维体现在哪里?

陈燕楠: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领中国发展总纲,体现了全面地看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首先要有全局观,对各种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要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此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是党中央冷静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深刻变化,统筹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关系,在治国理政方面作出的顶层设计。每一个“全面”都是一个完整体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深化改革,涵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等系列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各个方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既体现了全局眼光和系统思维,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又抓住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其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适应历史阶段新特点,体现了发展地看问题。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品质。9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毛泽东思想,为中国进步发展进行了艰辛地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探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基本问题。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问题发生了重要变化,充满许多新的特点。经济总量领先下的人均落后,先富起来之后的共富挑战,资源环境约束下的转变压力等等,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是对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探索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第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机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联系地看问题。随着改革发展全面深化,影响治国理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会更加复杂。面对复杂形势和任务,需要我们处理好一系列重大关系。“四个全面”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正确处理治国理政若干重大关系,统筹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有机联系,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同时,“四个全面”构成了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完整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包含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内容,改革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用法治来巩固改革成果;全面依法治国,必须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守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都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党员干部要树立法治思维,做到学法、守法、用法。三者共同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四个全面”环环相扣,体现了内在的逻辑和辩证统一关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