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大大访后记——印尼刮起新“中国风”

习大大访后记——印尼刮起新“中国风”

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之后,该国刮起的新“中国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汉代,中国的饮食、文艺、风俗甚至方言都给印尼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习大大2013年10月对印尼的访问,更是在这个国家刮起了一阵新“中国风”。印尼朋友这样比喻:“人走了,茶不但没凉,还是热腾腾的。”

这碗茶究竟多热多香?人民日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庄雪雅,带您一起来品一品。

几百年来,遥远浩瀚的大海不但没有成为中印尼交往的阻碍,反而成为连接两国人民的友好纽带。两国的交往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汉代,打那之后两国之间不断互通有无,中国的饮食、文艺、风俗甚至方言都给印尼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而习大大2013年10月对印尼的访问,更是在这个国家刮起了一阵新“中国风”。

时隔一年多,很多当地朋友都对习大大那次访问记忆犹新。“他当时说‘金钱易得,朋友难求’,这是我们的一句谚语,当时听到就很感动。”曾经多次前往中国报道新闻的记者艾哈迈德说,“不过更让人感动的是,他访问后这一年里两国合作更紧密了。用你们的话说,就是人走了,茶不但没凉,还是热腾腾的。”

海上丝绸之路和海洋强国

访问印尼的时候,习大大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目标是推动中国和包括印尼在内的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打造命运共同体,实现“五个通”: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笔者还记得,当时的印尼国会会议大厅里掌声久久不断,听众席里不时有人点头赞叹。

前来聆听习大大演讲的印尼各界民众。 人民网发

一年以后,印尼新总统佐科·维多多走马上任。在就任典礼上,佐科深情地说“印尼民族的未来在于海洋”,强调“海洋强国”战略。简单地说,佐科政府的外交核心是海洋外交,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高速公路。

印尼总统佐科在就职典礼上宣誓,并在其后演讲中提出“印尼民族的未来在于海洋”。 网络图片

这两个构想是不是很相似?就连印尼学者都不清楚,这纯属巧合,还是印尼方做出的一种回应。印尼总统外事顾问苏克玛说,两国的梦想高度契合,期望未来能够加强在基建、投资、能源、矿业、海洋等领域合作,造福两国人民。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说,中印尼双方的想法不谋而合,中方愿意将印尼作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伙伴。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1月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北京举行,佐科把他的“外交首秀”献给了中国。除了在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演讲,佐科还赶到“中印尼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投资经济论坛”,见证两国企业家签署12项合作协议。会后接受笔者采访时佐科说,无论是海洋强国理念还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最重要的是我们都能从中获益,人民都能从中获益。我们就朝着这样的方向走吧。”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