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可考公务员” 也是一种进步!(3)

“高中生可考公务员” 也是一种进步!(3)

高中生报考公务员, 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

公务员考录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为了确保应聘者能够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难免要在学历、年龄、身体条件等方面设置一定的门槛。然而,在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公务员考录也需融入“异质思维”;只有因地制宜,公务员招录才能更有准头。

正如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所言,在资源和机会分配不均衡的情形下,社会中各个角落的资源都迅速地向有限的大中城市积聚,发展的机会也就越来越集中在这些地方。在供求关系失衡的格局下,大中城市公务员职位成为人见人爱的“香饽饽”,边远地区基层职位却乏人问津,显然需要公共部门在考录政策上做出适当的调整与革新。

在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今天,边远地区的基层岗位对许多大学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这边厢,高学历者不愿意“放下身段”;那边厢,一些农村精英却由于受到学历门槛的限制,难以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降低学历门槛,给予农村精英一条“争上游”的渠道,给予他们更多人生突破的可能性,何尝不是一种“双赢”之举。

“高中生报考公务员”一方面扩大了公众参与,有助于缓解边远地区基层岗位“招人难”;另一方面甚至能实现对农村精英的网络吸纳:在现有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中,一些“能人”、“强人”因学历门槛的限制,面临着“上升无望”的无奈和艰辛;在公务员考录中给他们一个通道,在本质上就是给了一个阶层或者说一个群体“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边远地区乡村的空心化,很大程度上源于人才的流失。当青壮年劳动力在乡村看不到希望和未来的时候,难免会成为“漂泊的候鸟”。给予这些游走在城乡夹缝地带的边缘群体更多的制度护佑,他们的人生,才会多一些光亮和温暖。

一个好的公共政策,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程度激发社会活力。从这个角度来说,“高中生报考公务员”的适应范围能不能更广阔一些、使用价值能不能更高一些?这一切,既需要社会治理视野的转变,也离不开人才观念的重塑和更新。

【启示与思考】

实际上,对于很多基层公务员而言,他们的岗位工作要求和性质,决定了并不需要太高的学历条件,高中生、中专生就可以胜任。同时,由于基层条件比较艰苦,很多本科生、研究生并不愿意去基层工作。这不仅导致基层公务员岗位考试的竞争力下滑,甚至往往招不到人,不得不取消岗位,还阻挡了很多有志当基层公务员的高中生、中专生。

允许高中生、中专生报考基层公务员的做法,直接扩大了招考面,能够让更多的人报考基层公务员,从而真正优中选优,招录到有能力、有水平、有奉献精神的人当基层公务员。另一方面,高中生、中专生可以像本科生、研究生一样报考公务员,表面上给他们提供了考公务员的机会,实质上就是让高中生、中专生与本科生、研究生之间进行公平的竞争,靠成绩和能力比拼,而不是靠学历比拼。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社会上对学历崇拜和迷信的歪风,让用人、选人重回重能力、招人才的轨道上来。换句话说,高中生可以报考公务员,纵然只是可以报考基层公务员,但实质上是“唯学历是举”向唯才是举的转变。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公务员招聘学历一旦放低,也可能会给某些有关系的低学历者“走后门”创造条件。其实对此不必过于担心,条件放低并不代表不用参加考试,只要公务员招聘公开、透明,能够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相信这种问题可以避免的。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