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常态 加快服务业提质增效(2)

把握新常态 加快服务业提质增效(2)

四、服务业提质增效需要优化投资结构

经历了多年高强度大规模投资发展,有些传统服务业已相对饱和,继续投资于结构性过剩的行业,势必会影响投资效益。

优化投资结构,主要是解决好“投什么”的问题。在新常态下,要善于把握投资的方向和时机,有所取舍、有所倾斜。一是顺应新常态下消费需求特征的变化趋势(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整个社会消费正在加速从生存型转向享受型、发展型),审慎地放缓传统大型商业综合载体的建设速度。对拟建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进行理性的分析预测,适当放缓投资筑巢速度,消化已有载体的承载能力,避免盲目投资降低投资效益。

二是利用多重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力推进投资与服务贸易和生活服务两个便利化。①抓住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建设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示范园区;加快发展生态环保服务业,包括:环保技术创新、环境工程设计建设运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废弃物回收体系建设项目等;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业,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项目,促进区域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移动、固话联网、同网,社会保障跨区域转移对接,医疗、卫生、教育、旅游等优质资源互通共享;做好承接北京服务业转移的项目(如卓尔电商城等)。②借建设自由贸易区之机,加快发展贸易服务业,推进区域投资和贸易便利化创新试验项目。③借“一带一路”建设之机,发挥本市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结合点,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主要节点城市的作用,以港口为龙头,以投资贸易为纽带,以产业为支撑,加强与西部地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加快发展交通运输服务业,建设区域客、货运交通枢纽,强化天津港集装箱干线港功能,完善区域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体系。④适应民生需求,加快发展有利于促进本地消费增长的生活服务业项目。本市人均生产总值已超过1.6万美元,全国排名第一,居民的消费潜力和消费能力有所提升,民生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内需“富矿”。同时,本市已进入老龄社会,比起大型综合服务设施已相对过剩的状况来,面向常住人口的家庭服务业和社区健康服务产业就显得供不应求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的社区互助式的家政服务、辅助教育、日常医药卫生护理、居家保育、居家养老、文化娱乐休闲、健康康复、健身娱乐等服务业市场前景广阔,应成为新增长点,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消费潜力,促进大众消费。

五、服务业提质增效需要科学布局投资项目

行业投资重复、布局分散、选址不尽合理,会导致招商资源的过度竞争与分流,综合载体吸引不到足够的机构,就会造成基础设施闲置,稀释投资效益。

科学布局,主要是解决好“往哪儿投”的问题。投资筑巢目的是能引来凤、留住凤,才能形成业,服务业才能发展。引凤,不仅包括吸引来服务业的经营主体(即所谓的招商),更包括吸引服务对象。否则,缺乏有效需求的支撑,经营主体将难以为继,服务业也难以得到真正的发展。这就要求顶层设计者在进行产业布局、重大项目选址时,真正按照市场规律,站在经营主体和服务对象的立场上,审视布局、选址的科学性,避免主观臆断,避免投资失误。比如:金融业聚集区应尽量建在有产业基础并方便其服务对象的区域,而非交通末梢;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设,应考虑其服务半径和服务人群,避免布局过密等。

总之,要通过降低投资的资金成本、完善投资回报机制、优化投资结构、科学布局投资项目等,来提高服务业投资效益,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带动经济发展方式深刻转型,经济结构更趋优化。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预测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