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
中国积极部署“西出”发展基础建设,才能促进亚欧中央区内和平发展。中国积极部署“西出”发展基础建设,并进而与中亚五国合作建设中央地区,是中国西部安定和中国整体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当前全球都已趋向各地区相互合作,以解决共同和各自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凭借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以及高速增长的经济实力,中国已经成为推动全球恢复经济发展、维护国际安全的主要动力,也已成为全球各地区期盼合作发展的对象。这些都为中国和谐发展战略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由此,中国积极建设乌鲁木齐“空中丝路机场都市网”全球化交通物流服务体系,正是对外与邻为善和谐发展、对内促进团结、提升国家战略利益的空前良机。
建设亚欧中央区全球交通物流中心是中国不可推让的权利与责任,也是危机和机遇。相对于中国新疆,中亚五国地区内与联外陆上交通物流体系更加不足,也无自行建设能力。而跨国越区的合作建设又困难重重,等到主客观条件成熟时,恐怕已延误关键时机,引发危机,甚至拖累中国发展。因此,位居亚欧中央要津之地的中国,必须全力推动建设全球交通物流中心,否则可能加重信心危机,导致新疆局势困顿,引发东西发展严重失衡。积极放大格局,以亚欧及全球发展需求为己任,将新疆建设成全球交通物流枢纽中心,必可利人利己。
联合乌鲁木齐、伊犁、喀什三地区,建成“空中丝路机场都市网全球交通物流”枢纽。综观西北地区,从
古丝路时代以来至今,新疆就一直是中国西向战略要地。而乌、伊、喀三角地区正是古丝路的必经要道。因此,可以考虑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联合伊犁、喀什两个南北疆地区中心,建立以机场都市为中心,能服务全球的交通物流枢纽。三个机场都市之间,可以配套建设高速铁公路,连接起一个“金三角”服务区,周围各地区再建设较小规模的机场都市。当乌、伊、喀服务网建设比较完备时,将可从中亚地区开始,依类似模式提供协助,进一步建设各地区的机场都市及以其为枢纽的地上交通物流体系。
将乌鲁木齐建设为“空中丝路机场都市网”的枢纽,可主导中亚亚欧一体化发展进程。当乌鲁木齐被建设成为“空中丝路机场都市网”的枢纽时,它将成为从中国到中亚、亚欧各地区以及美非市场平均距离最近的核心,也自然会成为各地区进出中国市场的门户机场都市。当“空中丝路机场都市网”逐渐在中国的协助下,将中南亚至俄国等地区都网罗在内,形成这些地区和中国市场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关系时,就可望扩大中国和关键性国家的合作,促进亚欧一体化市场的发展。
四、能源、矿产、水电、木材等资源领域的合作
上合组织成立以来,各成员国在资源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在各类资源合作中,最典型的是中亚各国能源合作、矿产资源的开发、水资源的利用以及中国和俄罗斯在电力和木材资源领域内的合作。
上合组织成员国既有能源资源国,又有消费国和过境运输国,具有巨大的互补优势,是上合组织经济合作中最具吸引力、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目前,能源合作尚集中在双边领域,多边领域的进展相对缓慢,但是,经过最初的“组织建设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各领域深化合作阶段”。加强能源合作符合上合组织的根本宗旨,符合各成员国的多重战略利益。上合组织能源合作平台不应是封闭性的,不应排斥与其他国际能源组织及区域外国家的能源合作,而应建立不同类型、不同紧密度的合作伙伴关系。上合组织中亚各国矿产资源丰富,在世界资源储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中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石油、天然气,开发核能所需的铀矿,以及各类大宗有色金属矿如铜、铝和各类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等均有惊人的储量,在近年来飞速增长的中亚对华贸易中占了80%以上的份额,在双方经济贸易合作中占有决定性作用,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实施地区。
在上合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水资源的合作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水资源由于极端稀缺,已成为影响中亚国家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成了“高位政治”的内容,并且与水相联系的冲突可能性正在增加。水资源不但决定着各国农业的发展,各国在跨境河流上的合作也直接关系到中亚各国的关系和上合组织框架内合作的成效。在水资源问题上明确中国的利益和政策立场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水资源合作极其敏感而又复杂的话题。
中国目前能源需求量巨大,为了维护能源安全,中国的电力能源系统必须依靠本国独立的电力能源系统,但可以外方的电力能源供应作为适当的补充。从长远角度看,中亚及俄罗斯的电力可作为中国的电力辅助市场和适当补充。因此我们可以发挥自身长处,大规模出口设备,将产能向中亚扩展。木材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木材需求越来越大,但我国又是木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供需矛盾不断扩大,进口木材愈加迫切。上合组织区域内木材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俄罗斯森林资源最为丰富,中亚诸国较为匮乏。近年来中亚各国经济复苏,木材消费也在逐渐提高,其建材、家具等木制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木材加工业落后的中亚给中国提供了契机,成为中国木制品出口的新兴市场。
(作者: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研究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