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处理好四大关系(2)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要处理好四大关系(2)

处理好前瞻性与操作性的关系,提升智库创造力

智库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是其生命所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智库不仅要做国家智库的“担当者”、国家治理的“监督者”,更要做国家战略的“谋划者”、国家未来的“瞭望者”。

智库的前瞻性研究,就是以现在为起点追踪到将来的研究方法,它注重对象的牵连性、影响性和可发展性的把握,以及对本质(潜在性)的挖掘。前瞻性研究需要智库人员在深入调查研究、统筹兼顾基础上超前预见、超前谋划、超前决断。作为智库人员,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在充分了解国情、深知社情、体察民意,摸清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前提下,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形成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变化格局和发展态势的深邃洞察和科学预测的研究成果。

智库的研究成果必须具备可操作性,不能因为前瞻而无法实施,否则就是一堆废纸。前瞻是价值,操作是目的。目前,不少智库人员“躲进小楼成一统”,“自娱自乐”、“各弹各调”,研究成果缺乏实用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与决策层和社会的需要脱节。要避免这一问题,需要紧贴中心、深接“地气”、大胆创新。首先,智库要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其次,智库人员要多接“地气”。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坚持不懈地做艰苦细致的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找到事物发展的症结和规律,提出正确的政策主张。再次,要结合具体问题大胆创新。把研究世情与研究国情省情市情县情区情结合起来,把解释问题与解决问题统一起来,系统思考,前瞻谋划,提出的建议要合理、合法、可用、能用,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因此,前瞻性与操作性的辩证统一提升智库创造力。

处理好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关系,夯实智库竞争力

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是智库的一体两翼,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实际应用促进理论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的要义是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而应用对策研究的重点是解决“怎么办”问题,涉及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需要熟悉现代政策机制。

基础理论研究将复杂现实简化,抽出关键变量,找出关键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进行合理阐释;应用对策研究则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强烈的问题意识。应用对策研究是建立在基础理论研究基石之上的,没有深厚的学术理论支撑,应用对策研究不可能深入、持续和有效。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础理论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对智库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当前的智库建设热潮中,存在着一种淡化甚至忽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倾向。这个倾向不利于智库竞争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做到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并举并重,促进学术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管用的决策建议。

处理好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关系,要求我们将政策阐释与理论储备有机结合起来。现代智库要“向理论要钥匙,向实践要智慧”,既要解决实务部门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也要攻坚克难解决一些基础性、瓶颈性的重大理论问题。理论是智库的基石,战略研究离不开对各类现实问题的理论研判,理论研究有助于提升战略研究的精准性和能量级。因此,智库要彻底改变事事皆由领导“出题”,自己被动“答题”,习惯作“马后炮”、“事后诸葛亮”的消极格局,绝不能将“智库建设”异化为“纸库建设”,绝不能将“现代新型智库”变成“废纸生产厂”。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