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
人生活在世界上,一定会对世界形成自己的看法,也一定要形成对世界的看法。这就是个人的世界观。但是大千世界无穷无垠,错综复杂,何处才是入手处,又如何才能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就需要用哲学、用辩证唯物主义去认识世界,掌握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整体上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三个基本理论。
——物质统一性原理;——矛盾运动原理;——认识的能动反映原理。
(一)物质统一性原理——彻底划分唯物与唯心
概念(两个统一):
1.认识活动的统一,观念上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而正确地认识世界;
2.实践活动的统一,行动中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而能动地改造世界。
作用:
1.只有从世界观上解决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才能彻底地坚持为唯物论和无神论,从根本上与形形色色、花样翻新的唯心主义和有神论划清界限。
2.打破部分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鬼神的“怪念”,坚定理想信念。
(二)矛盾运动原理——矛盾不等于麻烦
概念:就是以“矛盾”的观点看待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把自然、社会、思维的存在和发展归结为事物的矛盾运动,并以矛盾分析方法去研究和解决全部问题。
包括三个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作用:
1.正视矛盾。事物就是矛盾,思想就是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就是我们的全部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客观的看待矛盾,避除矛盾就是麻烦的思想。
2.运用矛盾。事物的运动过程总是以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形式发展的,用矛盾的观点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
(三)认识的能动原理——以实践为基础
概念:事物的矛盾运动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构成人对世界的认识。但是,人对世界的认识既不是消极的直观反映,也不是抽象地发挥思维的能动性,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
作用:
1.厘清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源于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实践经验和实践结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
2.克服本领恐慌,打破盲目实践。如果夸大理论的作用,搞脱离实践的教条主义,必然使理论信誉扫地;反之,如果贬低理论的能动作用,甚至把理论当成无用的空谈,必然使实践变成盲目的实践。领导干部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增强实践中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从理论思维水平和战略分析能力上克服“本领恐慌”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