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的三重路径 (3)

共产党员的三重路径 (3)

三、正确的价值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融合

价值观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直接影响着个体对各种观念、事物和行为的判断,从而影响个体需要和动机目标的选择。

决定干部权力动机的也正是干部权力动机背后的价值观,价值观对干部的思想与行为具有导向或调节作用,决定着干部权力动机的性质、方向和强度。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价值观中的矛盾是错综复杂的,其中的主要矛盾是社会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与个人的价值期待、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的矛盾,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社会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它规定特定的价值观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一)价值导向

所谓“价值导向”,就是以社会的名义提出的价值诉求,又以社会的名义引导每个个体认同这种价值诉求。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人的存在方式正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发生深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形成相互冲突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从而也形成了各不相同的个人价值取向。解决个人价值取向问题,最根本的是解决社会的价值导向问题。通俗地说,要解决“我到底要什么”的问题,关键要解决“我们到底要什么”的问题。如果“我们到底要什么”扑朔迷离,“我到底要什么”必然模糊不清。

(二)坚定信仰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9页)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哲学基础,是提高理论思维水平的基本途径,是增强战略分析能力的实践智慧,也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宗旨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信心”,根本在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信服”。在理论上“信服”马克思主义,用理论支撑我们的理想信念,我们的理想信念才是稳固的、坚定的。这是因为,信仰的坚定性,源于理论的彻底性。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事物矛盾运动原理、认识能动反映原理,从规律性上为我们提供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理论自信。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