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疑中国经济:宏观调控转向了吗?(3)

解疑中国经济:宏观调控转向了吗?(3)

今年调控方向已明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

对于今年的宏观调控,政府工作报告已定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重点支持薄弱环节。”

“这些表述为今年宏观调控奠定了主基调,指明了方向。”马骏说,在稳定宏观政策取向的基础上,要切实把握并落实好财政政策加力增效、货币政策松紧有度。

——尽早预判,更加注重预调微调。

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为应对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调结构、稳物价、惠民生、促改革等多重目标可能出现的短板,需要宏观政策及时到位。“这就需要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势的预判能力和监测能力,根据宏观经济变化及时预调微调。”潘建成说。

“央行‘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如果下行压力大于预期,不排除宏观政策继续调整的可能性。”马骏说。

——有效发力,充分发挥公共项目投资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引擎”的动力,以结构调整促进总量平衡。

潘建成认为,“双引擎”已逐渐成为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这一动力依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同时,要继续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实施定向调控。比如,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支持薄弱环节。

“一些结构性政策的集中发力,将对稳增长、调结构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支持产业成长性高的小微科技、绿色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再如教育、医疗等部分板块加大对内对外开放,可以创造更多投资机会,满足更多需求。”马骏说。

——深化改革,以微观活力支撑宏观稳定。

新常态孕育新机遇。要释放更大的发展能量,需要持续深化改革,在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释放改革红利。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