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担当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担当精神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触及灵魂、触动利益的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改革责任担当,看准了的事情,就要坚定不移干。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党的各项事业骨干力量,是深化改革的指挥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必须大力弘扬担当精神,以主动作为应对挑战,以锐意进取破解难题,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进程中,铸就无愧于时代、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改革要涉险滩、啃硬骨头,必须保持迎难而上的担当勇气。面对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决心,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勇气。必须坚定制度自信,充分认识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靠的是改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现代化进程取决于改革,做到心中有底气、有定力、有信心,不犹豫、不徘徊、不观望,最大限度地凝聚改革共识、增强改革自觉,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必须勇于冲破思想观念束缚,从“求稳”的思想中解放出来,从“守旧”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怕乱”的心理中解放出来,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改革新路子。必须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始终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以刀口向内、壮士断腕的勇气,以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用行动涉急流、渡险滩,用实干开新局、谱新篇。

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必须增强开拓创新的担当魄力。在推进新一轮改革中,从地方政府角度看,必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激活。一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制度,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和社会力量来推动发展,真正使“有形之手”更加有效,让“无形之手”充分施展,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效应叠加。二是构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长效机制。着力依靠改革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上下功夫,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新科技体制机制,推动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实现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三是建立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户籍制度、农村产权、土地征收使用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放活农民,放手让农民去闯市场,形成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四是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围绕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破解社会发展难题,提高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

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必须提升善作善成的担当能力。在外部环境和内在动力等因素都在发生复杂变化的背景下,依靠单兵作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碎片化改革已不能适应新一轮发展的要求。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着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遵循改革规律,分清大小难易、分清轻重缓急,科学把握改革的先后顺序、节奏节点,做到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坚持深化改革与发展稳定相统一,坚持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统一,坚持执行政策与基层实践相统一,坚持把落实顶层设计与发挥基层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改革要落实到最后一公里,必须强化求真务实的担当责任。苗载不实则亡,树植不深则枯。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拿出实际行动,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实际效果。防止做表面文章。切实抓好改革措施的落实,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不能把出台文件、召开会议作为改革任务,也不能把制定新措施、新政策作为改革目标,不提更多新口号,不追求表面上的轰动效应,始终奔着问题去、揪着问题改,务求做实功、见实效。防止虎头蛇尾。全面深化改革,贵在持之以恒,也难在持之以恒。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咬定青山不放松,以锲而不舍的毅力盯住改革任务,保持好耐力,把握好节奏,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以量的累积实现改革质的突破。防止脱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要坚持从群众的立场出发,加快推进教育、就业、医疗等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不断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让改革红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凝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

(作者系陕西省咸阳市市长)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