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严三实”促进干部作风转型(3)

以“三严三实”促进干部作风转型(3)

贯彻“三严三实”建设作风新常态

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思想作风建设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是“主心骨”、是“总开关”。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党员干部如果丧失理想信念,不可能做到老老实实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在作风建设新常态下,要求党员干部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夯实思想理论基础,补好精神之“钙”。也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政治定力、铸造政治灵魂,练就抵御各种思潮、各种诱惑的“金刚不坏之身”。

把“三严三实”要求贯彻到生活作风建设中。在作风建设的问题上,少数党员干部常常忽视生活作风建设,认为生活作风是小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节不保,大节动摇。现实中的无数案例一再表明,生活作风问题不是小事,党员干部蜕化变质,走上贪腐不归路,往往是从生活作风出问题开始的。在作风建设新常态下,要求党员干部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严以修身、严以律己,自重而慎微、自省而慎独、自警而慎始、自励而慎终,净化“生活圈”“交际圈”“朋友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健康的生活情趣,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守住做人的“底线”。

把“三严三实”贯彻到领导作风建设中。领导作风集中体现在“如何看待权力、如何运用权力”的问题上,其实质是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权力观问题。少数领导干部在权力的使用上给自己设定松弛的“低压线”,把权力涉及的领域当成“自留地”,为自己、为家人、为小圈子谋取不正当利益。在作风建设新常态下,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严守政治纪律、政治原则、政治立场,守住纪律红线、权力底线、法律高压线;严以用权、谨慎用权,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为民用权;做到官商交往相敬如宾,官民交往要亲如家人。

把“三严三实”贯彻到工作作风建设中。中央实行“八项规定”、开展反对“四风”以来,对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少数干部觉得当官不易了、“官不聊生”了,于是或者选择不作为、不干事,做“太平官”,或者选择贪虚功、乱作为,患上“政绩浮躁症”。这都是工作作风漂浮的表现,既不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也不利于党员干部自身的进步。“作为”是作风的最好反映。在作风建设新常态下,要求党员干部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心怀梦想、敢于担当,做能吏不做庸官,为党为人民的事业尽责尽忠;切合实际、谋事要实,使决策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不贪虚功、创业要实,多做实实在在满足群众需要的民生工程,用实绩接受实践的检验、人民的检验、历史的检验。

(作者系江西省社科院院长)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