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有经济布局缺乏总体规划,深入推进优化调整存在体制障碍,一是对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范围,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目录与标准,各方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尽一致,导致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二是国有资产管理条块分割。目前,在经营性国有资产中,既有国资委监管的112家大型企业集团,也有由财政部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的企业,还有由中央有关部门直接管理的近万家企业。在纵向上,国有企业又分为中央、省、地、县4级,分别有同级国资委或其他部门履行出资人代表职责。这一管理格局,使得国有资产无法统一管理,难以有效流动,也无法从全局高度对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进行总体规划。
图1 2013年底国企股份制改造(上市公司)情况
图2 世界500强中的央企数
2.国有经济分布仍过宽、过散,一般性竞争领域企业数量仍过多,目前,国民经济全部行业20个门类、96个行业大类中,国有经济涉及94个行业,中央企业各级子企业经营的业务涉及19个门类,90个行业大类。中央企业涉足行业大类数量在40个及以上的有44户,户数占比达37.3%。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处于非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规模偏小、实力较弱、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对行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有限。总体看,国有资本经营范围较宽,产权链条较长,推进产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任务依然艰巨。
3.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发展粗放问题仍较突出。一些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资本分布仍然过散,产业集中度不高。不少产品和业务仍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高端竞争力不足。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充分竞争的行业和领域,国有企业数量仍过多,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的现象较为严重。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一些国有企业片面追求规模,内部资源分散,主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低效无效资产数量较大。
4.产权结构不合理,混合所有制改革任务艰巨。一是母公司层面股权多元化推进缓慢。目前,中央企业中实现股权多元化的仅有8户,其他均为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独资企业。二是一些国有企业形式上通过上市等实现了混合所有制改革,但国有股一股独大,难以形成真正的制衡和约束机制。据统计,中央企业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绝对控股企业户数占比高达70%以上。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