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深入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此项工作成效显著,但仍存在较多问题。建议抓紧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其为抓手深  入推进国有资本的优化调整,建立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

党的十五大首次明确提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到2010年基本完成战略性调整和改组。近年来,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但仍面临缺乏统筹规划、投资领域过宽、分布过广等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提供了有利契机和重要抓手。

一、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做法和主要成效

1.通过改制引入民营资本,推动国有资本从中小企业层面逐步退出。1998年以来,面对地方国有企业整体亏损严重、国有企业分布过宽、户数过多、形不成规模经济等状况,各地通过引入民营资本等方式对国有中小企业实施改制退出,成为缩短国有经济战线、促进国有资本向优势领域和产业集中的重要途径。到国资委成立前,经过国有对中小企业实施改制,在服装、皮革、鞋帽、家具、文教体育用品等制造业,国有经济已基本退出,国有经济的战线大大收缩,国有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配置质量明显提高。

2.通过政策性关闭破产,一批困难国有企业有序退出市场。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长期处于发展困境,国家为此实施了政策性关闭破产措施。截至2008年底,全国国有企业政策性关闭破产工作基本结束,共涉及项目5000户,职工约1000万人。通过政策性破产,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国有大中型困难企业和资源枯竭的矿山基本平稳有序地退出市场,形成了优胜劣汰机制,有力推动了国有经济布局结构的优化调整。

3.通过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国有企业组织形态和产权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目前,全国国有企业改制面超过80%,中央企业及其所属子企业改制面从2002年的30.4%提高至目前的约90%,其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约60%。通过境内外上市成为公众公司,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重要途径。截至2013年底,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共385户,中央企业资产总额的57%、净资产的75.6%、营业收入的60.6%、利润总额的80%都已在上市公司,企业产权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见图1)。

4.通过重组整合,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国有资产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近年来,中央和各地加快重组整合,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向企业主业集中。中央企业户数从成立初的196户调整至目前的112户。一般竞争性领域的央企数量明显减少,军工、能源、通信、交通运输的行业的资产占中央企业资产总额比重近70%。通过重组,国有企业完善了产业链、价值链,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中央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户数从2003年的6家增加至2014年的47家(见图2)。一批企业如五矿、中化、中粮、国机、国药、通用等实现了转型升级,提升了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责任编辑:赵思齐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