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反腐:官场环境的廉洁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两会期间明确指出,要着力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通过检索新华社的报道,我们发现,习近平同志对政治生态一词的几次使用,大多集中在论述廉洁的从政环境。2014年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这表明,政治生态,实际上就是从政环境。
那么,什么是好的政治生态呢?我们看到,习近平同志第一次使用政治生态时,就是从强调从严治党、清正廉洁的角度讲的。在此后的多个场合,包括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以及两会期间的一些发言中,好的政治生态,都是从廉洁的角度来讲的。好的政治生态,就是一个“正气弘扬、歪风邪气没有市场”的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直接影响到从政环境,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在2015年3月9日,习近平同志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自然生态有一个烂苹果定理:当一个苹果烂掉时,会让一篮子苹果都烂掉。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正是从这个要求出发,习近平同志再一次强调要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
官场新秩序的建立,既需要从内部入手,亦需要外部干预。自然生态需要生物之间的协调,具有协调性;同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内部,这种协调性会很坚固。政治生态也一样,某种形态的政治生态一旦形成,有着很强的协调性,没有外部力量,很难打破。这个时候,只从这个生态的内部入手,是很难打破腐败的官场生态的。只有从外部入手,才有希望打破这种腐败的一致性。
建立官场新秩序,需要持久的努力。旧的政治生态被打破,并不一定就会产生新的政治生态。一般来讲,一种生态的存在会有一定的生命力。旧的政治生态被打破,如果时间不够持久,破坏性不强很有可能是旧的政治生态死灰复燃。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次雷厉风行的反腐风暴,但是,由于运动式的反腐无法持久,腐败的政治生态就会卷土重来。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
廉洁的政治生态是官场新秩序形成的基础。对于自然生态来讲,保持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根本措施是生态中的任何一个元素被移出后,都需要以一定的方式予以补充。对于政治生态来讲,同样如此。治理了腐败的官员,需要有廉洁的官员、新鲜的血液补充进来,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政治新生态,才能更好地建立起官场新秩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