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发展要直面中国问题(2)

哲学发展要直面中国问题(2)

社会批判与社会建设

马克思反对哲学的世俗化,主张哲学“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这种批判不惧怕结论对自身的伤害,也不怕与各种现有势力发生冲突,实际上就是一种“变革世界”的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围绕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境遇,对封建特权、宗教虚幻观念、资本主义抽象权利,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生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今天,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了中国执政党,由革命者转变为建设者与改革者。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发展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既要对习以为常的现实进行批判反思,更要积极引导人们的精神世界重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的物质财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精神世界的发展相对不足。当前社会物化生存现象比较严重。我们的生活过度依赖商品,人际交往通过物来实现。拜金主义思想比较普遍,甚至出现了“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的“拜金女”。一部分人通过名牌、奢侈品、金钱等物的消费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物化思想使一部分人只注重物质享受,不大在意文化修养。社会呼唤思想的力量,生活需要哲学的慰藉。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哲学来进行灵魂的净化、欲望的规制,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认识世界、答疑解惑、指导人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关注当下中国人的物化生存问题,并为克服商品崇拜、货币崇拜提供思想理论源泉,重建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我国千百年来形成了浓厚的权力文化观念,人们畏惧权力、依赖权力,权力思维盛行。能力则不同于权力。能力本位社会引导人们自力更生,自立自强,强调后天作为,注重内在实力提升,琢磨技术,琢磨科学,琢磨事情,强调干好事业。能力本位社会解放人,开发人的潜力,鼓励个人奋斗与创新,有利于增强社会创新活力。由权力本位社会转向能力本位社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所应当承担起批判权力本位、官本位的重任,助力民族理性思维、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的形成,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推动能力本位社会与创新型国家建设。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