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斗争会影响经济发展吗?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今年全国两会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正确认识反腐败斗争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开展工作。为此,本期碰撞栏目对国家审计署金融审计司司长吕劲松进行了专访。
1 将反腐败斗争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模糊化、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要旗帜鲜明地批驳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力推进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反腐败斗争深得人心之际,也有杂音。其中有一类论调认为反腐败斗争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腐影响干部抓经济的积极性”、“腐败也是经济发展润滑剂”,等等。对此,您怎么看?
吕劲松:与“反腐过头”论、“反腐自黑”论、“反腐无用”论等显见其谬的观点相比,这种将反腐败斗争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模糊化、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具有一定迷惑性,但事实上完全站不住脚。腐败,绝不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反腐败斗争,也绝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对此,不应有似是而非的暧昧态度,不应持所谓的“中间观点”,要旗帜鲜明地批驳这种错误认识。
记者:对反腐败斗争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目前还存在哪些认识误区?
吕劲松:当前有以下几种误区:在“总量”层面,将经济增速“换挡”归咎于反腐败斗争,误读了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动因;在结构层面,将局部领域的“泡沫”破灭等同于经济的整体性受阻,某种程度上为“傍官经济”、权贵经济及其带来的表象繁荣“辩护”;在“人的因素”层面,将“勤政干事”对立于“廉洁从政”,似乎“腐败”与“作为”之间有天然的联系,反腐败会影响到干部抓经济工作的积极性。
记者: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认识误区?经济数据变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吕劲松:一方面是认识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立场问题,借经济进入新常态之机,抛出这样的论调,不排除是“别有用心”,意在束缚住我们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手脚。
还要特别提到一点,由于审计工作在反腐败斗争中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所以也有个别人提出审计影响到了经济发展。事实上,审计监督始终秉持着积极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念,不仅通过打击腐败为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更通过促进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经济发展释放红利,充分发挥着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免疫系统功能。
当前经济增速的回调,主要是主动“转型换挡”的结果,是发展方式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在经济增速指标上的正常反映。更应当看到的是,2014年,我国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仍名列前茅,新增就业不降反增,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进一步上升;中西部地区增速快于东部,能耗强度实现近年来最大降幅,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超过经济增速。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结构调优而不失速”的态势更加明显,反腐败在这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非但不是“拖累”,而是保驾护航与释放红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