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一带一路”谋求合作共赢(2)

共建“一带一路”谋求合作共赢(2)

三、共商、共建、共享,将丰富中国特色外交的内涵

共商、共建、共享,植根于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包括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亲仁善邻、以德服人、推己及人、立己达人,体现了中国外交的特色与风格。

“一带一路”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愿景和行动规划,既没有冷战和集团对抗背景,也不是援助方和受援方的关系,更不是任何国家的地缘政治工具。中国向沿线国家提供的援助,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中国与沿线国家开展的产能合作基于比较优势和市场规律,以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商业运作为指针。

“一带一路”继承和超越了古代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商贸和人文交流之路,也是互尊互信和合作共赢之路。“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潮流,立足亚洲、造福亚洲,维护亚洲各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自主决定对外政策的权利,致力于实现亚洲的合作安全与整体振兴。

“一带一路”不针对任何国家和任何战略,可以与各种机制和倡议和谐共生。“一带一路”是经济和人文合作的倡议,原则上不涉及领土和海洋争议问题。共建“一带一路”,只会增加有关国家的共同利益和战略互信,为化解矛盾创造良好的氛围。

“一带一路”是对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增长战略的积极贡献。大规模、多元化的互联互通方案,将深化沿线国家的相互依存,改进供给,创造需求,优化资金使用,提升沿线各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上的地位。“一带一路”上的经济合作项目,都要尊重东道国的法规,都要遵循国际规则和高标准运作,都要采取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相关企业都要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

“一带一路”正成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事业。只要沿线各国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共同的实践,不断完善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方式,“一带一路”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