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作用需要更大的勇气和魄力
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推进的改革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攻坚难度前所未有。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作用,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魄力,大胆探索,大胆推进,大胆突破,坚定不移地将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
——要有敢于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毋庸讳言,改革就是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改变,涉及各个阶层群体利益得失。特别是今天的改革越来越指向政府权力的规范与约束,指向现行权力结构和利益格局。在这样的情况下,愿意不愿意自我剥夺权力和利益,是对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准确检验和严峻考验。我们要以无私的党性修养,激发壮士断腕的无畏勇气,以敢于自我革新、自我牺牲的精神状态获得人民对改革的支持,确保改革举措顺利实施,改革目标顺利实现。
——要做好敢于承受改革压力和改革代价的思想准备。随着改革深化,改革越来越触及最难啃的骨头,改革阻力越来越大,风险越来越多,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面对阻力、风险和困难,需要我们做好承受改革压力和改革代价的思想准备,敢于面对,敢于化解;面对改革目标任务,需要破旧立新的魄力,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有利的,该改的坚决地改,不怕一切艰难险阻地改。
——必须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要深刻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将全面深化改革放到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高度,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全局的长远的战略意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适应和推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地位和作用需要更高的能力和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改革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对于这样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具有领导、谋划、推动、落实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统筹谋划,顶层设计,科学实施,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切实做到以下四个有机结合。
——坚持党委领导与顺应民意相结合。各级党委要把促进改革举措落地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强化一把手责任,敢于担当,主动作为,按照中央部署制定贯彻落实的规划和计划,研究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案和改革举措,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落实到位。要坚持人民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决策和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征求采纳群众意见,努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体制问题,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支持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最大限度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
——坚持统筹全局与兼顾各方相结合。“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站在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度,从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统筹考虑、全面论证、科学决策,把握好当前和长远、局部与全局、个人与集体等利益关系,努力兼顾改革相关各方合理利益,实现改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坚持分清轻重与排序缓急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好重大改革次序,优先推进基础性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各个领域改革任务轻重缓急程度各异。这要求按照各个领域改革的轻重难易制定任务书,按照紧迫程度制定时间表,按照轻重缓急排列次序,有条不紊、稳扎稳打推进各个领域改革。
——坚持循序渐进与大胆推进相结合。全面深化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工作,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推进。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出台各个领域改革方案和改革举措,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作出社会风险评估和可行性论证,查找突出问题和现实困难,了解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和群众的所想所盼,切实做到科学决策和充分准备。对认识还不深入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找出规律,凝聚共识,为全面推开积累经验、创造条件。改革举措一旦出台,就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义无反顾,大胆推进,坚决落地。为此,要营造支持改革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导向,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支持,凝聚全社会同心协力推动的强大改革动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