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能打破 “国强必霸”逻辑(2)

中国为何能打破 “国强必霸”逻辑(2)

为什么中国倡导“共赢主义”

中国是共赢主义时代的倡导者、推动者。中国虽然已经在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等指标上全面赶超美国,但中国不会推行霸权主义,更不会搞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为什么中国提倡“共赢主义”?首先是中国曾是这三大主义的最大受害者。中国的历史经验和亲身经历,决定了中国不会扮演殖民者、帝国主义者和全球霸主的角色。

一是在殖民主义时代,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随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1843年)和中法《黄埔条约》(1843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先后被迫签定《天津条约》(1858年)和《北京条约》(1858年),沙俄趁火打劫,中国被迫签订《瑷珲条约》(1858年)、《中俄北京条约》(1860年)、《勘分西北界约记》(1864年)、《伊犁条约》(19世纪80年代),仅这四项条约沙俄就占据中国国土面积达150多万平方公里。

二是在帝国主义时代,1894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甲午战争,中国被迫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赔偿白银2亿两,被迫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1900年帝国主义八国联军入侵,被迫签订《辛丑条约》(1901年),赔款白银4.5亿两,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公开侵占我国东北地区长达14年;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中国人民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三是在霸权主义时代,1950年,中国被迫参加抗美援朝,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美国先是带头封锁中国,后是操纵联合国禁运中国,长达20年,直到1971年4月尼克松总统宣布结束对中国贸易禁运; 1965年中国被迫参加抗美援越、美国陷入长期越战泥潭;1964年之后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大兵压境,达到100万军队,直到80年代之后开始撤军;1989年美国带头再次制裁中国。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实行三大主义,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始终是不公正、不公平,始终是大国欺负小国、富国欺负穷国、强国欺负弱国的强盗逻辑、丛林法则。不仅中国人民是受害者,世界各国人民也是受害者,这些恃强凌弱国家的人民同样是受害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因如此,中国更加珍惜世界和平发展、公开主张互利共赢。

共赢主义集新中国历届领导人之大成

中国领导人倡导共赢主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集新中国六十多年来历届领导人外交方针、方略之大成,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创新性。

早在毛泽东时代,就主张“王道”,反对“霸道”。一方面提出了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这就是中国所奉行的共赢主义的最早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坚决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希望能够获得十几年的国际和平发展环境,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毛泽东曾指出:“无数事实证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多助是“王道”,失道寡助则是“霸道”。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接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首次提出了霸权主义的概念。他是指第一世界的美国和苏联。根据毛泽东的思想,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的邓小平在联合国特别会议上的发言稿,详细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同时也公开提出了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特别是反对超级大国的掠夺和控制。1974年4月10日,邓小平在联大特别会议上作了这个发言,代表中国政府明确反对世界的霸权主义,作为一个既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最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我们是主张王道的。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先是前瞻性地提出争取23年(指1977-2000)国际和平环境,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之后又提出争取70年(指1980-2050年)国际和平环境,为中国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服务。他还提出和平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仍然旗帜鲜明地反对霸权主义。他认为,霸权主义是(当今世界)战争的根源。

1989年后,美国带头制裁中国,对中国实行霸权主义。1989年10月江泽民在国庆讲话中提到,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他说,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已经越来越行不通了,企图把自己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别国。这就是霸权主义的经典定义。江泽民的结论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注定要失败的。凡是搞“霸道”的,其结果一定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进入二十一世纪,胡锦涛首次提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将“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作为中国主张、中国理念、中国原则、中国追求。后来又明确提出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开辟了世界大国的先例,在人类发展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宣示。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几届领导人的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基本思路,带头走出去,与世界各国政要和人民做朋友,大力推进外交理论实践创新,先后提出了“中国梦”、“亚洲梦”、“亚太梦”、“世界梦”,坚持贯彻正确义利观,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更加明确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成为建设和谐世界(指大同世界)的倡导者、践行者、先行者。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