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有偿删帖”的黑色产业链(3)

斩断“有偿删帖”的黑色产业链(3)

【启示与思考】

“网络反腐”自兴起以来,屡立奇功,将一个又一个问题官员拉下了马。正源于此,不少的官员患上了网络“恐惧症”,一些领导干部甚至谢绝一切的采访,更甚至于就连日常考察工作也不愿意留下影像资料,怕的就是万一有一天,这些东西传到网上,网民从中找出些“瑕疵”,经过网络的放大和网民的围观,而因此受到牵连,丢了官帽。

其实,这样的担忧大可不必,毕竟网络已经深入到了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官员也应该主动适应,而不是采取避之不及的态度。另外,对于网民采用网络发帖举报官员,涉事官员也不要总是采用“一删了之”的措施,这种权力的本能的“应激反应”,从一个侧面暴露出了部分官员缺乏相应的舆情知识。

现在的资讯那么发达,各色网站数不胜数,论坛更是多如牛毛,面对这样的一个客观现实,试问,要花多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将网民发帖举报官员的帖子删个干干净净呢?因此,官员企图以“删帖”求自保,弱化舆情,控制舆论的做法,有些幼稚和天真。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删帖者是获利一方,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也主要是打击有偿删帖人。其实不然,有删帖需求的官员也是利益获得者,通过删帖可以消除涉及他们的负面消息,可以拖延甚至避免被查。因此,打击有偿删帖这一行业必须双管齐下,换句话说不仅要严惩删帖者更要重拳出击惩治“金主”。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