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在新常态下,各级领导干部领导经济工作要摆脱旧的路径依赖,掌握认识发展趋势和准确分析经济形势、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发现和使用经济人才、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新的本领。贯彻这一要求,掌握新常态下领导经济工作的新本领,对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认识发展趋势和正确分析形势。准确把握大势、认清趋势、研判形势,才能审时度势、保持定力,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中站稳脚跟,把握主动,实现有效益、有质量的发展。要认识到,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大环境总体上对我国发展有利,我国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发生深刻变化。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经济有巨大韧性、潜力和回旋余地,要坚定发展信心。这是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大势、发展趋势、发展阶段、发展环境作出的科学判断。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并根据本地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和经济运行情况建立制度化分析研判机制,强化问题导向,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经济发展。
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从当前看,一些领域和地方仍然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政府审批干预过多,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围绕解决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要求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按照这一要求,在实践中要加快建立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建设法治化市场环境。大力推行负面清单准入管理方式,为市场发挥作用提供更大空间;加强市场监管,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各种垄断和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利益;健全社会征信体系,逐步完善个人和机构信用记录,建立信用奖惩机制,培育履约守信的行为规范,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健全制度性、程序性规则,所有行为主体都要依法按规则办事;减少政府行政审批事项,消减资质认证项目,简化准入手续,降低准入门槛,提高准入过程的透明度。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