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2)

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2)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

核心价值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这一论述,从思想道德的角度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兴国立人中的重要作用。这不仅是对以德治国、以德兴业、以德立人等优秀传统道德理念的现实回应,也是针对当今社会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那么,道德何以能够兴国立人,经济社会的发展何以离不开道德的支撑?这需要深入到道德伦理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中去理解。道德既具体体现为人类社会风俗、礼仪、习惯的总和,也是人类把握世界意义和自身价值的精神方式。它一般内含三个基本层次或价值向度,其一,作为理想追求的信念伦理,它为社会发展提供终极目标和价值导向。其二,作为行为准则的规范伦理,它是社会秩序之源,是社会繁荣发展的基本条件。区别于法律规章等显性制度,道德伦理作为隐性制度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三,作为个人品格的美德伦理,它体现人生境界与文明高度。美德伦理并不排斥和否定人类的平凡道德和公共底线伦理,但它拒绝平庸和媚俗。总之,这三个层面共同支撑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的自身完善,并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开路导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让它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借鉴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凝结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价值诉求,熔铸着我们党的政治主张,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决定着这个社会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是社会系统正常运转、社会秩序有效维持的基本依托。同样,离开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与体制机制的支撑,核心价值观也难以延续和发展。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制度安排与体制机制设计密不可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必须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久久为功。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其一,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其二,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工作生活方方面面。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其三,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其四,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政策都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