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清贫不等于贫穷,清贫是一种精神,清贫是一种境界,清贫更是一种品格,作为赣东北老区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带头弘扬方志敏精神,以“清贫”为镜,以“清廉”为本,实现从清贫到清廉的时代传承,固本清源,反腐倡廉,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操守。
从清贫到清廉是理想信念的坚定传承
理想信念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在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同志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把对祖国的热爱、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伟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为了革命事业,作为闽浙赣省的主要领导,他始终与普通工作人员一样,过着极为清贫的生活。“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 当方志敏被捕并遭到“两个国民党兵士”的搜查时,敌人本以为能从他的身上搜出许多金银财宝和大洋,发个意外之财。结果令敌人十分沮丧的是,在方志敏身上,除了一只旧的怀表和一支自来水笔外,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面对敌人的死亡威胁,他微笑并淡淡地说:“哼!你不要作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存,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的,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清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啦!” 正是方志敏同志的这种可歌可泣的清贫廉洁精神和浩然正气,曾经化作了一股股巨大正能量,感动和鼓舞了千千万万的党内外人士和普通群众,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热爱。今天,方志敏同志清贫廉洁的高尚品格和道德操守,仍然具有一脉相承的时代价值。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方志敏精神,牢固树立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理想信念,传承清贫洁白的高尚品格,坚守清正廉洁的革命情操,做到廉不言贫、干不言累、勤不言苦,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从清贫到清廉是廉洁从政的时代诉求
廉洁从政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必然体现,也是对每一位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在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里,在那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方志敏同志都能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和革命气节。为了民族解放,为了阶级利益,为了党的事业,他能舍弃一切,但唯独不能舍弃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阶级和民族、伟大的革命事业。正如他《在狱致全体同志书》中写到,“我这次最感痛苦的,就是失却了为党努力的机会”,“是再也想不到为党拼命工作的机会了”,“我能丢弃一切,惟革命事业,却耿耿在怀,不能丢却!”并深情地嘱托同志们:“你们要认识,你们能够为党工作,为党斗争,那是十分宝贵的。”今天,虽然我们党和国家所处的条件和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尽管方志敏同志所处的那样极其困难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像方志敏同志那样的共产党人的崇高品德和革命气节决不能丢。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方志敏精神为榜样,不断传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常怀清贫之心,恪守廉政之责,大兴勤俭之风,“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习近平同志告诫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心聚力,激发和汇聚巨大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牢固基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