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牛是你家牛”背后的“技术依赖症”

证明“牛是你家牛”背后的“技术依赖症”

一头牛犊不见后,失主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石埠镇村民方某在隔壁镇找到,在向警方讨要时被派出所要求给牛做DNA鉴定,以证明“牛是你家牛”。最后失主只得花费6500元做了司法鉴定,终于证实了“牛确实是我家牛”。(6月29日《法制晚报》)

在公众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奇葩证明”的层出不穷,动了老百姓关于公平正义的敏感神经。为了寻回一头市场价格在四五千元的小牛,失主花了六千多元的鉴定费用;得不偿失的背后,不仅有村民在物质利益上的损失,还有寻牛过程中的复杂和艰辛带来的失落感和挫败感。证明“牛是你家牛”,是否一定要通过DNA鉴定?

对于农民来说,耕牛不仅是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家庭重要的财产。对丢失小牛的面貌特征和生活特性,失主一家肯定十分清楚;只要经过勘验比对,就可以确认“牛是你家牛”。而在乡土熟人社会,通过走访调查,也可以了解小牛“新主人”的来龙去脉,从而为证明“牛是你家牛”提供佐证。

只不过,在这个工具理性盛行、实用主义膨胀的时代,“技术依赖症”不断浸入社会生活的肌肤之中。可是,与之如影随形的是人的自主性开始下降,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沦为科技产品的附庸。用DNA鉴定来证明“牛是你家牛”固然简单易行,却加重了村民的负担,让村民陷入了得不偿失的悲苦境地。

老百姓对“奇葩证明”的最大担忧,就是规则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够人性化、缺乏方便的操作性,让老百姓有一种“穷折腾”的感觉。用DNA鉴定证明“牛是你家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却不是最优选择。如果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接地气”,能够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为老百姓多提供一些公共服务,“杀鸡用牛刀”的DNA鉴定或许就不用上演。

“不等不拖,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离不开公共服务的优化和升级。公共部门要实现有效治理,就必须更加注重公共服务的社会效益,更加注重老百姓的切身感受,让制度之爱以一种更加亲和、便利的方式,惠及更多的老百姓,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为公共服务插上腾飞的翅膀;另一方面,也要避免陷入“技术依赖症”,一味依靠科技手段,却忽视“人”的作用与能量。

从程序正义的角度上看,用DNA鉴定证明“牛是你家牛”无可厚非;从公共服务便民、利民的属性来看,此举却有失偏颇。突破“技术依赖症”的束缚,减少生硬、冰冷的“奇葩证明”,离不开公共服务理念和社会治理观念的重塑与更新。只有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将老百姓的利益诉求融入价值排序之中,公共服务才会更有温度。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