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合作创新需要找到行业内与行业间合作环节的薄弱。首先,鼓励龙头企业主动承担起模范带头作用。通过龙头企业的影响力,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行业交流会、交流论坛在行业内部和行业间的作用。同时探索以主题论坛、推介洽谈、项目展示等形式更加丰富的交流活动。在改变以往大企业不重视合作的同时,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引发合作创新的火花。其次,加强行业间,尤其是校企间的合作平台建设。平台建设初期可以科研资源共享为主,以吸引行业间、校企间建立初步合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将资源共享平台发展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多层次产学研用技术研发平台,实现行业间纽带的增强、市场导向性的增加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最后,充分发挥科研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合理为各创新主体分配资源,均衡各方利益关系,确保协同创新联盟具有长久的内生动力。
与此同时,要抓住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适应创新创业主体大众化趋势,大力发展技术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完善场地、网络、资金、人才等扶持政策,支持众创空间等降低成本、良性发展,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创新创业的管理与服务,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为市场主体松绑加力。有效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等资源集聚优势,促进创新创业要素自由流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秉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理念,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努力做优做强做大,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新引擎。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就业创业观念,加大创业扶持力度,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帮助更多青年创业者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大力弘扬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宣传先进典型和创业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文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