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与西方关系收功于欧洲?

为何中国与西方关系收功于欧洲?

“东方物之所生,西方物之所熟。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史记•六国年表》这句话,虽然不能直接套用今天,但喻义颇多:改革开放发端于东南,收获于西北——正如“一带一路”所喻示的;改革开放主要向西方开放,尤其向东南方向开放,但随着美国重返亚太,传统开放模式考验重重,开放重点从东南转至西北,这就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站——欧洲。

三大原因,使中国改革开放收功于西北——“一带一路”,与西方关系收功于西北——欧洲:

一是深厚的历史基础,提升中欧文明伙伴:丝绸之路的复兴,预示着中欧文化、商业交流远溯至两千多年前。从汉帝国到罗马帝国,中欧所代表的东西方文明交流与合作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十八世纪法国等欧洲国家的中国热,近代中国先贤赴欧求知,更使得欧洲成为与中国感情最密切的洲。李克强总理的访法收到如此隆重欢迎,是法国人中国情结的生动写照。中欧间没有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意识形态在现实利益凸显的今天日益淡化,这与中日、中美关系形成鲜明对照。

二是强烈的现实需求,催生中欧增长与改革伙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欧均面临着推动经济增长、就业和改革发展模式与治理体系的繁重任务。与此同时,中欧双方也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欧元区改革的艰巨挑战。为引导合作,规避竞争,中欧相互借力以完成自身改革,借鉴对方改革经验,探寻出产能合作新模式,引领了其他大国关系的时代发展趋势。李克强总理此次赴布鲁塞尔参加第十七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探寻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欧盟的“容克计划”对接,随着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深入,必将奏出中欧务实合作的最强音。中法率先建立“一带一路”战略伙伴,是中欧战略对接的先导。欧洲先进的技术、中国成熟的市场化经验,使得处于再工业化、后工业化阶段的欧洲,与处于快速工业化的中国,构成国际产能合作的天然伙伴关系,去共同开拓非洲、拉美第三方市场,开创了南北、南南合作新模式。

三是共同的未来期盼,引领中欧和平伙伴:中欧占据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三个席位,对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肩负特殊使命。中欧达成气候减排协议,为确保年底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成功,奠定基础。李克强总理访法前夕在《费加罗报》撰文,提出中法合作正展现出知天命、行大道、常维新的新境界。世界与地区和平与安全挑战,期盼“中法方案”。中欧人民对美好生活与和平安宁的向往,引领了中欧和平伙伴关系发展。

总之,历史、现实、未来的三位一体,推动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迎来史上最紧密合作的时期,也使得欧洲成为西方发展对华关系的引领者,这是中国对西方外交收功于欧洲的应有逻辑。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