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谋事要实”,就是要始终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讲:“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这种老实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造福人民群众的实谋事、谋实事的精神,就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精神。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和挫折。当前,我市正处在负重爬坡的关键阶段,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各级领导干部更需要时时处处牢记“谋事要实”,自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事业观、义利观。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我们为官一任,想做出点政绩、干出点成果,获得组织的认可和人民群众的满意,这都是很正常的心理。但是,追求什么政绩、如何追求政绩,却能看出一名领导干部究竟是为谁干事、怎么干事。我来无锡工作以后提出,要少提或者慎提新的口号,一个地方的发展,大的提法不能经常变,更不能换一个人就换一套提法。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我们不能心浮气躁、急于求成,企求所有问题在一朝一夕解决,更不能玩花拳绣腿、追求数字好看,要本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决心和毅力,“一任接着一任干”的豁达和耐心,把握好当下与长远的关系,掌握好快与慢的节奏,咬定目标,一件接着一件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推动各项事业稳中有进、蹄疾步稳。二要做好贯彻上级精神和结合无锡实际的文章。方向来自中央,只有把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不折不扣贯彻好落实好,我们的工作才能不跑题不偏向;同时,只有立足无锡实际、结合无锡实际,我们的工作才能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正确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对于抓准工作重点、提升工作成效十分关键。我讲过,看一个领导班子的水平高不高,就是要看这个领导班子结合的水平高不高;看一个领导干部能力强不强,就是要看这个领导干部结合的能力强不强;我们讲要创造性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这个“创造性”就是“结合”。总书记讲“谋事要实”,我认为,“结合”就是“谋事要实”的核心内涵。三要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服务群众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就谋事来说,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角度谋事,谋事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谋事的结果要让人民群众得益。只要我们把群众的诉求作为谋事的核心内容,把群众的期盼作为谋事的关键要义,思民之所想,虑民之所需,急民之所忧,解民之所困,就一定能够取得人民群众点赞叫好的实效。要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一步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下基层、听民情成为工作常态和决策前提,充分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上。
5、“创业要实”,就是要始终做到恪尽职守、敢于担当
为官不为何为官?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而不能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当前,随着反 “四风”不断深入、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个别干部开始抱怨“为官不易”,调侃“官不聊生”,有的甚至认为干事情就要得罪人,就可能会出事,还不如“为官不为”,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这实质是一种权力观的错位、宗旨意识的淡薄,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防范和克服的错误思想。一要敢于担当。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严治党也进入新常态,对我们各级干部来讲,干净干事应该成为每个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新常态。那种把干事了就要以不干净、或者以不那么干净为代价的想法是错误的,干净干事应该集中体现在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它不是分割的,而应该是集中的、有机统一的。大家都知道,宋朝大理学家张载有句著名的座右铭,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平生于公勇,于私怯,于公道有义,真是无所惧”,意思就是讲,在公事上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在私事上退避三尺、画地为牢,于公义进一步柳暗花明,于私利退一步海阔天空。封建时代的文人、官员都有这样的认识和情怀,我们21世纪的共产党员理所当然应该有比这更高的境界。二要真抓实干。干部干部,先干一步,身为领导干部是要干事情的,不干事情、尸位素餐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建设新无锡的目标确定后,当下最紧要的事情,就是要定了干、马上办、办到底。定了干,就是要按照中央和省委新部署新要求,在全市上下形成高度共识,汇聚广泛力量,一项一项抓推进,一件一件抓落实;马上办,就是要拿出与时间赛跑的劲头,高效务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办到底,就是要对看准的事情一抓到底,日有所进,月有所长,久久为功,不达目的绝不收兵,特别是对那些费力而且可能见效慢的基础性工作,要认真细致地去做,对那些难缠难化解的矛盾和问题,要不厌其烦地去做,用沉甸甸的责任心干出一番实笃笃的事业来。三要解决问题。总书记指出:“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抓住和解决了关键问题,就能带动全局工作,推进事业全面发展。当前无锡发展面临的问题纷繁复杂,既有经济问题、也有民生问题,既有发展的问题、也有改革的问题,既有老问题、也有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强烈的问题导向,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以“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位卑”的境界,认真研究分析当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制约转型升级的突出矛盾、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诉求,为改革发展找准重点和方向,为攻坚克难找到主攻点和发力点,打开各项工作新局面。面对问题,我们要有定力,有定力才能不焦虑,才能充分考虑、透彻研究,才能拿出更加切实、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面对问题,我们要有智慧,有智慧才能不盲动,才能把“勇”建立在“智”的基础上,不逞一时的匹夫之勇,实现更可持续更有质量的发展。
6、“做人要实”,就是要始终做到光明磊落、表里如一
无论做官还是做人,最难能可贵的就在“诚实”二字。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老实做人、做老实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领导干部‘官德’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奉行“做老实人吃亏”那一套,沽名钓誉、圆滑世故、弄虚作假,个人得一时之利,却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我们要知道人生有涯、官位有止、事业无尽,公道自在人心,做老实人长远来看决不会吃亏。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讲,做老实人,一要对党忠诚。“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忠诚,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也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政治品质。我们党成立时,党的一大代表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郑重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永不叛党。从那时起,忠诚就镌刻在党的旗帜上,成为共产党人的强大精神支柱。作为党的干部,我们要强化党的意识,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始终遵守严格的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服从组织,对组织掏心见胆,无话不可对党说,无事不可对党言,保持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二要刚正不阿。客观公正、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堂堂正正,是一种工作作风,更是一种人格力量。领导干部看待事情、处理问题都要出以公心、主持公道,尤其是在原则与个人感情、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不为私念所惑,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要敢较真、敢碰硬,不怕事、不躲事,对违反原则的人和事,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要旗帜鲜明反对,理直气壮抵制,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三要表里如一。油滑耍小聪明,人前人后表现不一,台上台下表现不一,这样做的干部一时一事或许能投机取巧,但终究还是会栽跟头的。领导干部要自觉端正“官、名、利”的心态,正确对待利益得失,对工作不能只报喜、不报忧,不能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更不能弄虚作假、瞒上欺下,骗取信任和荣誉。要识大体、顾大局,不搞“小圈子”、“小动作”,始终站在组织大家庭的角度想问题,做事情。要维护团结、对同志坦诚,不遮遮掩掩、以本色示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补台不拆台、补位不缺位,齐心合力干事业。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带头做“老实人”的同时,更加关注身边的“老实人”,在干部考核、选拔和使用过程中,重真能力、看真本事,让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老实人”不吃亏、受重用,让那些阿谀奉承、弄虚作假、不干实事、会跑会要的干部没市场、受惩戒,给踏踏实实干事创业的干部以更大空间和舞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