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的党性党纪特色

“三严三实”的党性党纪特色

“三严三实”讲修身律己、做人做事,不是从普通人的修身标准对干部提出的要求,而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之道,以当代公民修养为基础,以党员党性修养为核心,坚持公民素养、官德修养和党性修养相结合。做人修身需要正确对待自己,谋事创业需要正确对待集体,用权律己需要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这既蕴含了中国传统智慧,又凝结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三严三实”突出了共产党的党性修养

无论何时何地,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牢记党员意识和党章意识,坚持义务先于权利、责任重于权力、组织高于个人、团结高于争论。这些要求,比公民的修身要求要高。有的人却认为,责任多、权力小,权责不对等,不符合权力运行的现代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组织上把因私出国出境护照统一收缴代为保管,限制了公民的人身权利,等等。这些认识误区,是在用西方观念衡量共产党人的党性观,用公民权利衡量党员义务,把党员标准混同于群众标准。

在法律中,公民权利在前、义务在后,而在我党的党章中,党员义务在前、党员权利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公民止于法律底线,但党员不能仅止于法律底线,而要止于崇高,至少止于党纪。就是说,党性修养要严于公民素养,党纪要严于国法。因为共产党员不是一般的公民,而是公民中的先进分子。所以,“三严三实”在文化层面集中表现为党性,在制度层面集中表现为党纪,在实践层面集中表现为党风。党员干部不仅要用做人的标准衡量自己,而且要用党性标准要求自己,在面临公与私、国与家、义与利的取舍时能够作出正确的选择、高尚的选择。这不仅是党性的集中体现,也是共产党人的根本素养。

“三严三实”彰显了共产党的党纪特色

纪律治党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党建的鲜明特色。践行“三严三实”,不仅要靠自律,而且也要靠他律,是自律、纪律、法律的统一,德治、纪治、法治的统一。中国历史上有礼治和法度,近代有德治和法制,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突出了纪治,把纪律治党放在突出位置。德治是高地,纪治是中轴,法治是底线。纪治标准比法治要求高,比德治境界低,上承德治,下接法治。领导干部带头守纪、严格执纪,以党纪弥补德治和法治的不足,为德治提供保障机制,为法治保驾护航,从而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