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严三实”的三部曲 (2)

学习“三严三实”的三部曲 (2)

懂原理

第二是要懂原理。学好原著,打好基础,梳理好习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治国理政基本思路,学习“三严三实”才有精神支柱,才能理直气壮,才能取得实效。而要真懂“三严三实”,首先就应懂得什么是“三严”,什么是“三实”。《树立和发扬“三严三实”的作风》分条详解了其主要内涵,指明了党员干部在作风行事上的基本准则。但是,如果要找到“三严三实”的思想土壤,感受到“严”与“实”的雄浑力量,则要回归原著,追本溯源,以经解经。比如,解读“严以修身”,可以用《摆脱贫困》中《从政杂谈》里的话来解释,就是“领导者的修养,我想主要有这几条:一要有党性观念、二要有度量、三要有气节、四要诚实、五要有气魄”,可以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中《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省级领导干部应该做保持先进性的表率》、《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从政体会漫谈》等进行注解;解读“谋事要实”,可以用《之江新语》中《虚功一定要实做》、《不兴伪事兴务实》、《“书呆子”现象要不得》等进行补充说明,也可以用《习近平党校十九讲》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里的话来佐证,就是“对待西方经济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要注意分析、研究并借鉴其中于我们有益的成分,但绝不能离开中国具体实际而盲目照搬照套”。

其次,要理清“三严”之间、“三实”之间、“三严”与“三实”之间的逻辑体系。“三严”中,“严以修身”是总纲,“严以用权”与“严以律己”是条目。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干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执政为民,行使公权力,必须把“严以修身”当作为官从政的第一要务,只有彻底清洗干净党性修养中夹杂的污泥浊水,筑牢抵御市场经济浪潮中货币关系庸俗化的道德堤坝,才有谈“用权”与“律己”的资格。权力是个神圣的东西,非“凡夫俗子”所能用。市场化改革中,法治监督滞后,寻租机会大量涌现,权力变现能力增强。如果,在用权上,做不到执政为民、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律己上,做不到心存敬畏、为政清廉,那么,“严以修身”则将沦为一句空话。“三实”中,“谋事要实”是起点,“创业要实”与“做人要实”是发展。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均不能以主观愿望为出发点,所有政策,都要建立在对客观实际的全面、深入、准确地调研了解的基础之上。无论是国家战略,还是个人选择,只有大浪淘沙之后,留下实实在在的“创业之功”,赢得清清白白的“为人之誉”,做到完完全全的“谋事”之“实”,才算画上圆满的句号。

“三严”与“三实”之间又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作为“三严”的总纲,“严以修身”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品德修养的内核,体现了“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的党性修养原则。总纲下的“严以用权”和“严以律己”,实际上阐述的是“台上”的我与“台下”的我的关系问题,即要防止做“两面人”。而“三实”处理的是“自我”与工作的关系问题,即要防止出现“懒政”的现象。总之,在“三严”与“三实”的关系中,“三严”是基础,“三实”是体现。要不打折扣地做到“三实”,必然先期做好“三严”。《追求“慎独”的高境界》,即是党员干部躬行“三严”的典范;“只有干在实处,才能走在前列”的思想认识,即是党员干部力行“三实”的指南。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