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基金有时候也身兼“智库”的职能。研究基金可以自己设计研究主题,动员自己的组织力量开展政策研究,并借助渠道向决策者提出代表研究基金自己的政策想法。例如,半官方的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11年2月向国务院提交了两份关于中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状况的调查报告,引起国务院领导重视。随后,在政府、基金会、社会组织、媒体、公众、捐赠人各个阶层达成的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启动160亿元“营养膳食”计划,以改善贫困地区学生的膳食状况。
可以说,研究资助机构已经在原来单纯资助学术研究,鼓励探索创新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参与政策研究、提供政策咨询的崭新职能,从而成为了连接和沟通科学领域与政治领域双方的桥梁。而且,研究资助机构通过发挥政策咨询职能,成为了公共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多年来为党和国家高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研究基金发挥政策咨询功能具有很多优势。对于政府组建的研究基金来说,首先,作为全国性研究活动的资助单位能够广泛联系和调动科学家建言,能够组织跨地区、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解决复杂的政策问题,提出高水平的政策建议。其次,与国家高层决策部门之间的天然关系使得这些机构与决策部门之间有着成熟畅通的沟通渠道,能够直接将政策建议输送至相关部门,甚至直达最高决策层。再次,政策研究项目的申请制度有利于建立竞争性的政策分析市场。对于国内民间公益研究基金来说,作为政府投入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建立多元化的研究经费输入机制,促进中小型智库的发展。
最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健全竞争性经费和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机制;根据不同类型智库的性质和特点,研究制定不同的支持办法。落实公益捐赠制度,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捐赠资助智库建设。鉴于此,加强研究基金建设,发挥研究基金在智库体系中的作用,已成当务之急。从研究基金自身来看,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都应积极投身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体系建设的事业之中。从制度环境来看,政府应通过落实公益捐助优惠制度、简化公益研究基金注册登记程序等,引导与鼓励企业家、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公益捐赠方式将民间资本注入公益研究基金,帮助中国智库建设与发展,推进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