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媒体称之为“史上最牛的”促进社会办医政策。这次政策措施确实力度很大,对推进社会办医,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着深远而积极的意义。当然,政策要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经过许多努力。
新医改打开医疗需求增长空间
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已经出台多次,民营医疗机构的数量也有了很大增长,但是公立医疗一统天下的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从医院床位的比例、医院门诊数和住院量的比例来看,公立医院仍然占有接近90%的份额。正是由于许多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并没有得到执行,社会办医的发展仍然无法突破,所以这次新的政策措施在许多方面加强了力度。
从2009年开始的新一轮医改以来,各方面的改革都有很大进展,但是公立医院改革始终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社会办医的发展壮大将有利于创造外部竞争压力,促使公立医院发生变化。促进社会办医还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而推动内需增长、保证就业水平,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内容。根据人们需求发展的规律,在基本温饱满足之后,对于医疗健康的需要增长很快。特别是在新医改扩大了社会医保的覆盖面,许多原来看不起病的人对于医疗的需求开始增加,整个社会对于医疗的需求近年来有了爆发式的增长。因此,通过促进社会办医来扩大医疗资源供给,满足人们需要,这对于整个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社会办医有赖政策组合拳
社会办医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这次新的国务院文件包含了许多重要的政策措施,并且有不少亮点和新的措施。
市场准入。文件包括了许多具体规定,主要有:1、公开透明:将审批程序、审批主体和审批时限向社会公开。2、负面清单:非禁即入,取消不合理的前置性审批事项。3、不得限制社会办医疗机构的经营性质: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之间不做限制。
区域规划。区域规划长期以来的做法是,首先满足公立医疗机构的需要,让社会办医起拾遗补缺的作用。这表现在让社会办医去边缘地区、城乡接合部等人口不多、交通不便利的地点,而公立医疗机构却占据着最为有利的地理位置。这次文件也有一些重要突破:1、信息公开:定期公开规划的内容。2、纳入规划:将社会办医纳入规划,预留发展空间。3、取消限制:在总量的规定下,取消对社会办医机构数量和地点的限制。这一条是一个重要突破,为社会办医打开了发展空间。
医保定点。文件明确指出,将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机构纳入定点范围,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政策。要求不能将医疗机构的所有者性质作为医保定点的条件,不能以定点数量已满等理由排除社会办医进入医保。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