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与思考】
各大中城市的汽车站、火车站,都能见到票贩出没。票贩招徕生意,忽悠乘客,无非分两种,一种就是声称票已经卖完,但票贩能找到车站关系代买票,乘机收取高价,赚一笔差价钱,乘客发现上当时,离发车时间已经很近,多数人因此放弃了返回找票贩理论退还差价的想法。另一种情况是,票贩说票已经卖完,但车站加开了加班车,带乘客带到车站周边,坐上“黑大巴”。“黑大巴”的票价自然要比正规运营的班次更贵,还没有发票。
能够在汽车站和火车站活动的票贩,肯定熟识车站工作人员、保安甚至值班警察,否则不能解释他们总是能够不受干预的,挤到排队长龙最前面,以最快的速度买到发车时间最近的班次车票。而那些将乘客带至乘坐“黑大巴”的票贩,“能量”就更不简单——汽车站、火车站站台内外密布安全监控设备,如果有关部门要整肃车站售票和乘车秩序,清理票贩就是“分分钟搞定”的小事。“黑大巴”就停在正规车站周边的小巷、院落、路边,要是查处,一拿一个准,当然,前提是有关部门愿意查。
媒体去年和今年两度曝光的深圳罗湖口岸周边的票贩乱象,除了具备以上特征,也有其特殊性。罗湖口岸紧邻日均客流9万多人的深圳火车站,旁边还有罗湖汽车站、侨社汽车站,这里还是深圳地铁一号线的起点站。通关客流、乘坐火车出行的旅客客流、转车客流、地铁乘客客流,都混杂在一起。这片区域还分别归属口岸、铁路和地方(罗湖区南湖街道)管辖。
这样一片归属三家管辖的区域,出现票贩不让人奇怪,正如深圳其他口岸、车站同样充斥着票贩和黑车,但片区三方单位总是强调自己已经做过什么、尽到了某些努力,对于票贩乱象死灰复燃表现出无能为力也并不积极的态度,这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罗湖口岸派出所方面表示,依据现有的治安处罚法,只能对票贩以扰乱公共秩序对其进行治安拘留5天的处罚,惩戒力度较轻。治安处罚5天的处罚究竟算是很轻还是很重,关键要看是否对票贩每一次行骗牟利的行为都开罚。罗湖口岸片区说到底就十多个分别服务于不同票务中心的票贩,口岸、车站警方如果共享监控信息,不难锁定票贩踪迹,如果其每一次行骗牟利行为都将被处以拘留5天处罚,代价显然就已经超过行骗所能带来的获利。
最后,无论是警方,还是火车站、汽车站值班人员,都完全有理由拒绝穿着接近车站工作人员制服、佩戴假证件的“制服票贩”,进入售票及候车区域;若是“制服票贩”非要强行闯入,自然可以启动更为严厉的干预惩处。如果口岸、车站警方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公共区域的联合巡逻,加大驱赶力度,并派出专门工作人员驻守票务中心周边,就会让“制服票贩”失去活动空间和藏身之地,票贩乱象自然也将被清除。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