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只有首先分析时代变迁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党的十八大是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首次郑重提出,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此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公开场合多次强调我们要准备进行新的伟大斗争。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为何反复强调“斗争”?如何理解现阶段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呢?
一、新的“斗争”究竟指什么?
马克思主义语境里,“斗争”一词侧重指向现存世界的革命化,既包括行为上的揭露、批判、打击、克服等,也包括精神上的奋斗意志。“斗争”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特别是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经发生过数次较为严重的“左”倾或右倾斗争,这使得今天的某些人闻“斗争”而色变,甚至产生排斥“斗争”心理。斗争的“左”右倾教训刻骨铭心,值得后人警觉,但斗争本身源自矛盾的普遍存在,矛盾不灭,斗争永远不会停止。从斗争化解矛盾的角度讲,积极、正义的斗争始终是时代的主诉求。
当然,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时代内涵和任务不同,斗争的内容及其形式也必然不同。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但同时也步入改革的深水区与攻坚期。习近平总书记说,改革到现在,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推进,而绝不能在关键时刻畏缩不前、功亏一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关键是要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充分意识到持续奋斗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意义。这应该就是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最本质含义,也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治国安邦的政治定位锁定“斗争”二字的真正寓意。
二、新的斗争为什么说是伟大的?
学习研究党中央关于“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论述,还必须明晰新的斗争的伟大性问题。现阶段,我国新的伟大斗争是与我国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革命和伟大工程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这场斗争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的目标的正义性、革命性、使命感与责任担当。
(一)斗争目标的正义性。现阶段,我国新的伟大斗争目标直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极其伟大,因为它承载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后中国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百年梦想,还将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强调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再次振兴,更为重要的是要证明党带领中国人民摒弃以往封建主义王朝以及资本主义列强崛起的发展老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崛起新路的正确性。国际金融危机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处于低潮的背景下,我国发展成就令世人惊叹,“风景这边独好”。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们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一梦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质上预示的是中华民族与世界社会主义的两个“伟大复兴”。我国现阶段斗争的时代性和伟大性,由此一目了然。
(二)斗争的革命性。1985年3月邓小平会见日本自民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提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至今仍在继续,其当前具体表现是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称之为“新的伟大革命”。目前,我国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问题、矛盾和任务交织叠加、错综复杂。斗争的焦点是坚决革除体制机制性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并着手顶层设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改革开放本身带有根本性变革的斗争性质,而我国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其典型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特征,又为这场变革增添了更新的革命色彩。现阶段,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下深水,涉险滩,爬坡过坎,攻坚克难,凸显的是这场斗争的新难度和新高度,也充分体现了这场斗争的伟大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