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 让作风建设落地生根(2)

“三严三实” 让作风建设落地生根(2)

“三严三实”是深化拓展作风建设成果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三严三实”,是在去年的3月9日。当时,全党第一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基本结束,第二批活动全面启动。第一批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二批活动在总结吸取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强调问题导向,我理解的是“以破为主、破立并行”。“破”就是治标,坚决整治“四风”,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立”主要是治本,就是提出“三严三实”,为党员干部做人、做事立规矩。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大家都经历过,感受得到。但是也要清醒看到,当前,作风建设正处在一个节骨眼上,“四风”得到遏制、作风有所好转,但树倒根还在、藕断丝还连,“不能”、“不想”的问题还未真正解决,发自内心反“四风”的思想行动自觉尚未全面形成。广大干部群众最担心的是问题反弹、雨过地皮湿、活动一阵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就是要警醒全党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在延展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下功夫,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坚持标本兼治,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把目前作风转变的好势头持久保持下去,使作风建设要求真正落地生根。

“三严三实”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重新拿起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回归了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党员干部普遍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和精神洗礼。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一以贯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使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当前,一些党员干部不守纪律不讲规矩的现象、一些地方政治生态不好的问题比较突出,党内政治生活随意化、庸俗化和自由化的现象还一定程度上存在。分析这些问题和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言行上失规失矩、管理上过宽过软。践行“三严三实”,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明规矩、严纪律、强约束,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形成从严从实的政治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总之,“三严三实”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作风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作风建设内涵的深化拓展和创新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作者为中共延庆县委书记)

责任编辑:刘佳星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