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群众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与群众联系的渠道和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在这种情况下,“脱离群众”成为群团组织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着实令人深思。
当前,社会变化日益加剧,群众选择日益多元。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粉丝” 量和“点赞”数正成为新的评价指标。“粉丝”和“点赞”从哪里来?唯有加强自身建设,加强同群众的血肉联系。
试想,如果群团组织对群众感情淡薄,不能深入群众,对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不热心、不关心、不用心,群众怎会成为其“粉丝”?如果群团组织的运行模式和工作方式像行政部门,群众有话想说、有事想办总找不到人,群众怎会对其“点赞”?如果群团组织在代表谁、联系谁、服务谁的问题上没有把握好,在确定委员、会员、代表等人选上“嫌贫爱富”、追求“高大上”,将普通群众当成点缀或是拒之门外,群众怎会对其“买账”?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当前,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前所未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经受住各种考验,应对好各种危险,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其中,党的群团工作不可或缺、任重道远。
“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正是基于对党的群团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深刻认识,党中央才专门召开党的群团工作会议,这在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群团组织的存在感不在于开了多少次会,搞了多少次活动,而在于能否真心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在于能否最大限度把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
“知群众、懂群众、爱群众”,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从群众期待中找使命感,从群众认可中找存在感。在这方面,我们无疑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