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迎来创新驱动的春天(2)

“中国制造”迎来创新驱动的春天(2)

二、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

制造强国应具备四个主要特征:雄厚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业结构、良好的质量效益、持续的发展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近日国务院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文件,加快我国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战略,是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基本方针的战略对策和行动计划。

创新驱动。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灵魂,是转型升级的不竭动力,必须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根本转变。为此,要着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和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两大战略举措。前者要求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后者要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重点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

质量为先。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基础,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实现从依赖低廉的资源价格和人力成本的产品低价竞争优势向依靠质量升级和品种优化的质量效益竞争优势的根本转变。为此,要重点实施工业强基工程以及质量与品牌行动计划两大战略举措。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是制约我国制造业质量提升和创新发展的症结所在。要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统筹推进“四基”发展,加强“四基”创新能力建设,推动整机企业和“四基”企业协同发展。质量与品牌行动计划要求我们全面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实现工业产品质量大幅提升。推进品牌建设,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绿色发展。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实现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制造转变。为此,要重点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与推广,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发展,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结构优化。坚持把结构优化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主要方向,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为此,要大力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制造业服务化行动计划以及现代企业建设行动计划。高端装备创新工程要求我们集中优势力量,推进优势领域和战略必争领域的装备创新,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领域的重点突破。制造业服务化行动计划要求加快制造与服务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模式创新和企业形态创新,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现代企业建设行动计划要求我们全力支持企业、服务企业,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

人才为本。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走人才为本的发展道路。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的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制造业人才队伍。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