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终结论随时代变迁而变化

资本主义终结论随时代变迁而变化

——当代西方左翼批判理论评析

资本主义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但它始终伴随着掠夺、破坏和殖民。因此,在近现代史中,资本主义终结论从未停息过,长期为西方左翼学者所关注。这里选择苏东剧变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透视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在资本主义终结论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以期为我们深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提供借鉴。

苏东剧变后的资本主义终结论

苏东剧变后一个时期,失落与绝望情绪弥漫在西方左翼知识分子中,最具代表性的非女权主义作家吉布森和格雷汉姆莫属。他们认为,苏东剧变后,取代资本主义的革命任务似乎是过时和不现实的。但与此同时,也有一批西方左翼学者从不同角度坚持和深化了资本主义终结论。

概括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十大病症”。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是最早站出来重申资本主义终结论的西方学者之一。他对资本主义制度及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展开抨击,认为其明显与现实脱节,缺乏合理性,因为“任何一点儿的进步都不允许我们无视地球上有如此多的男人、女人和孩子在受奴役、挨饿和被灭绝”。他还列举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十大病症”:失业、对穷人政治权利的剥夺、各大经济体间的经济战争、自由市场经济的无政府状态、贫穷、军火贸易、核武器扩散、种族战争、黑手党和贩毒集团、国际法遭到践踏。德里达强调,资本主义非但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恰恰相反,当代资本主义早已千疮百孔,必然为一种更高形态的社会所取代。

指出停滞是垄断资本主义的一般发展趋势。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和约翰·福斯特认为,垄断资本主义的一般发展趋势就是经济停滞。为了对抗停滞、追逐利润,资本主义恢复了不惜任何代价追求资本积累的本性,于是赤裸裸的资本主义取代理性资本主义,市场干预、福利社会成为过去时,社会两极分化、战争、金融投机风险、生态恶化成为新常态,日益发展为毁灭资本主义的巨大力量。“这再一次让我们看到,资本主义是问题的根源,而解决资本主义危机的唯一出路是社会主义”。

强调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终结。德国学者格罗·詹纳在《资本主义的终结——一种经济制度的胜利还是失败?》一书中指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受限制的竞争不仅会造成两极分化、酿成社会危机,一定程度上还会阻碍技术进步;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下,财富的积累越来越缺乏效率的支撑,资本主义经济的效率越来越低,而并非基于效率获得的收入却在不断增加;资本主义无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均衡状态。由此詹纳得出结论:这样一种破坏社会公正、阻碍技术进步、缺乏效率支撑、损害环境资源的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终结。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