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终结论随时代变迁而变化 (2)

资本主义终结论随时代变迁而变化 (2)

——当代西方左翼批判理论评析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资本主义终结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及随后以占领华尔街为代表的群众抗议活动,改变了苏东剧变以来全世界左翼士气低迷的境况,资本主义终结论被再一次推向高峰。近年来,西方左翼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危机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这次金融危机不仅加速中产阶级的衰落、扩大社会贫富分化,而且引发西方社会对资本主义“主权在民”理念的普遍质疑。美国左翼学者克里斯·哈曼认为,危机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监管金融部门和巩固实体经济并不能避免危机的产生;战后普遍存在的利润率持续下降的趋势,迫使资产阶级更多地从事金融投机活动以及加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这无疑又加大了危机产生的风险。他还将资本主义的特征定义为如僵尸一般的停滞性和垂死性,认为资本主义最终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虚拟资本增长加剧危机爆发。美国左翼学者洛仁·戈尔德纳长期关注虚拟资本与金融危机。他指出,早在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就已进入“隐蔽萧条”阶段,虚拟资本爆炸性增长的背后是实体经济的逐渐坍塌,这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为了补偿大量虚拟资本和资本家消费,资本主义必然加强对第三世界、工人阶级和自然资源的掠夺,因此地区冲突、社会矛盾、环境危机在所难免。他提出,资本必须与工人阶级的存在联系起来理解,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必然是工人阶级,而工人阶级要么革命、要么什么都不是。

资本主义必将从其内部摧毁自身。美国学者路易斯·苏维兹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已发展到技术资本主义阶段,科学技术不仅是维系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积累的工具,而且具有革命性的颠覆力量。在斯洛文尼亚学者斯拉沃热·齐泽克看来,资本主义必将从其内部摧毁自身:一是在放任自流的市场经济下,个体的选择具有自发性、盲目性;二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种族隔离、新的“柏林墙”和贫民窟;三是知识产权、科学技术沦为私有财产,阻碍技术推广和社会进步;四是新科技发展带来一系列伦理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为资本主义终结提供了现实依据。

综上可见,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战争危机、生态危机,依然深刻影响和制约着当今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当代西方左翼学者关于资本主义终结论的研究,都在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结论做新的诠释。与此同时,马克思也曾通过“两个必然”“两个绝不会”的论断指出,虽然资本主义面临种种难以克服的弊病,但当取代资本主义的物质条件成熟之前,资本主义不会走向终结。这一结论当前仍然是科学的。

(作者: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